您的位置:首页 > 践行“四力” > 正文
与贫困村一起成长
http://www.scjx.org  (2017/8/9 12:08:00)  来源:眉山日报  编辑:张宇

 

    从学校毕业后,我干过很多份工作,最后才进入了媒体行当,做了一名党报记者。虽然当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对于记者这份职业,我心存感激,因为这份职业让我有幸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见证家乡的发展变迁,记录人们的喜怒哀乐。每一篇采访,都是对城市成长步伐的见证,而每一篇报道,都是对眉山热爱的传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眉山也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了脱贫攻坚高潮,2015年,眉山还专门从市和区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316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第一书记”如何干?贫困村有哪些变化?贫困户怎样增加收入?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奔走在山间田野,将我们的镜头对准了每一个贫困村,用我们的笔记录每一个村里变化。

 

    世代贫困的山乡,正发生沧桑巨变。我也在记录变化中,与贫困村一同成长。

 

    ————————————————————

 

    2016年初,收到社领导邀约,一同前往贫困村采访。虽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心里直打鼓。虽然写过很多脱贫攻坚的稿子,但是第一次跟领导一同采访,写稿子底气不足的我,心底难免会担心露怯。

 

    脑子里想了一大堆,第二天,我还是硬着头皮和同时被邀约的一名摄影记者,在社领导的带领下上路了,前往市级贫困村——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

 

    当天,从高速转国道、国道转乡道、乡道转山路,70多公里开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个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山高坡陡,地处偏远,

 

    道路不通,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特色产业,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

 

 

    接待我们的是化石村第一书记周杨。2015年8月,他从仁寿县交通运输局选派到化石村,短短三个月他已经对化石村非常熟悉,村里的基础设施改造已经逐步开展,村里开始有了新变化。  

 

    “以前家里的电压低,打米、抽水必须要错开大家用电的高峰。”一听说有记者来采访, 一些村民都围拢来,都说着村里的变化。村民童登国还热情的邀请我们到他家坐坐,热情的介绍着电网从哪里牵线过来,又打开打米机、抽水机让我们看他家的电压稳了,脸上挂满了笑容。

 

    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对农村这片土地并不陌生。虽然从来没来过这个村,但是从村民的嘴巴里,我知道了化石村以前是什么样的:20公里道路没有硬化,一下雨全变成了烂泥滩,甚至有些村民从来没有去过县城;村民长期饮用地下水、地表水,饮水安全堪忧;电压不稳,不通网络,甚至连3G信号都不能全覆盖,打电话都要举着手机找型号……这些都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言谈间,我能感受到了村民对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迫切期望,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村里的新变化由衷感到高兴,同时,更感受到他们对这位给村里带来变化的第一书记的一种认同感。

 

    采访归来,脑海里全是村民的声音和笑容、嗡嗡作响的新变压器、道路硬化施工现场、村民家中的自来水……坐在电脑前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抠脑壳”,利利索索的形成了千余字的稿件《一个“第一书记”的扶贫攻略——找“穷根”、治“贫疾”、摘“穷帽”》,隔天稿子就见报了,社领导也觉得稿子还不错,听到这样的评价,担心露怯的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仔细想来,写稿子其实并不费力,只是以前采访不够深入,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感情,读起来干瘪瘪的。身临其境的采访,用心去记录,才会有好稿子。

 

    ————————————————

 

    时隔4个月,周杨给我打来电话,说村里变化很大,邀请我去采访。放下电话,我心里又有些打鼓了,上次写了第一书记,这次又写什么呢?再写贫困村的变化关注什么好呢?第二天,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我和摄影记者张老师又来到了化石村。

 

    这次采访,禾加镇的书记杨鸣也来了,跟他一交流,我脑中的一串疑问有了答案:基础不断完善了,发展产业才是关键。

 

    化石村地处丘陵地区,这里有一座五龙山风景特别好。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山路一路前行,一探五龙山的真容。由于刚下过雨,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上爬,到后来提脚都非常费力,因为粘在鞋上的泥巴甩都甩不掉,早已看不见鞋子原来的样子。过程中,还几次差点滑倒,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我却没心没肺的嬉笑着,“没得事,淡定!”杨书记还对我说笑,“这女记者跟‘汉子’一样。”

 

    烟雨笼罩的五龙山格外妖娆,淡雾轻笼中林木郁郁葱葱。由于漫长的地质演化史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质资源,石林、洼地、溶洞随处可见,树林中形状奇特的巨石散落,石中有林、林中有石。在山间行走,鸟语花香,满目姹紫嫣红,处处生机盎然。山顶视野极好,周边村落竟收眼底,山下白墙黑瓦的民居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

 

    我也顾不了鞋子上的泥巴,真的是被这“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景色震惊了,真的太美了,能在这山间行走、呼吸绝对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原来,这几个月来,化石村找准了旅游脱贫的路子,盯准健康游、生态游的市场需求。

 

    以“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贫困户)联动”的模式打造五龙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贫困户可以通过修建景区、管理景区、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脱贫。

 

 

    对于打造五龙山,村民们也非常积极,自愿加入到其中。“大爷,这干一天好多钱哟?”“要啥钱哟,这整(开发)出来了,有人来旅游,我们挣钱就容易了三。” 在山间行走时,见几个村民们拿着锄头、镰刀清理着杂草、铲平路面……凉爽的春季里,他们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用手甩一把汗又接着干。

 

    其实,脱贫攻坚仅靠政府的帮扶是不够的,更要靠广大百姓行动起来。看到化石村的老百姓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让我心里一热,脱贫大有希望。

 

    回来后,两千字的稿件《化石村:一个市级贫困村的旅游脱贫新路》形成了,再配上摄影记者拍摄的民居、桐花、溶洞、巨石等照片,化石村五龙山瞬间火了,稿件和照片还被不少省级媒体转载。 

 

    每一次采访后,我都会静下里想一想。这次采访前“到底写什么”的疑惑,在实地采访中被解开。也让我明白,只有沉下心、俯下身,用脑用眼去观察思考,才能写出发现新闻点,写出生动的作品。

 

    ————————————————

 

    “蒋记者,五龙山旅游火了,今天来了400多人,预计明后天还会更多。”去年中秋假日第一天,我正在家陪父母打牌娱乐,周杨打来电话,话语中充满抑制不住的喜悦。放下电话,我马不停蹄又去了一次化石村。

 

    五龙山山脚下,7、8辆旅游大巴整齐停靠,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入口处绵延数百米。在五龙山下的停车场,村民们售卖农副产品的摊位排成了一排,生态鸡、生态鸭还有新鲜竹笋、野菜等被游客抢购一空,村民们数着手里的钱,高兴得合不拢嘴。

 

    化石村2组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尹帮状开办了农家乐,豆花、野菜、腊肉等充满乡村特色的食材端上餐桌,很受游客欢迎,仅当天中午,就餐的游客就有200多人。

 

    看到这些,我心里止不住的激动,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我不停着按动着快门,跟村民们交谈记录着……

 

    仅中秋假期,该村接待游客逾5000人次,实现餐饮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8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上千名群众增收。

 

    一年时间里,数次奔波于贫困村,看着贫困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一篇篇稿子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稿子见诸报端,让更多人关注贫困村的发展,我早已忘记来回奔波的辛苦,心底满是喜悦和自豪。

 

    通过采访历练,我也同贫困村一起成长,让我学会了用眼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心去感受,去讲述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悦,诉说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这份职业能让我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眉山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眉山的光荣与梦想,勾画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感谢这份职业带给我的种种,我也将竭尽全力,不断练就自己成熟的心态和对新闻的把握力,不负于这份神圣的职业。

 

    (眉山日报记者  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