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的故事 > 正文
做新闻 就像是手记历史
http://www.scjx.org  (2019/9/27 15:13:00)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小块被烧掉了。”

马克龙这句话,点出了大家对巴黎圣母院起火事件的震惊和痛惜之情。不过抛开这些情结,作为职业的新闻人,我们还是有必要冷静地复盘报道过程。

“每经”这篇稿件取得的传播效果,离不开领导的果断决策和编辑的新闻敏感性。

北京时间4 16 日凌晨一两点钟, 我首先看到消息,立刻放到编辑中心工作群。审稿领导杜波老师在凌晨三点拍板要跟进报道,我马上着手成稿。凌晨五点过,分管领导何强老师果断决定抢发新闻,“每经”微信号于凌晨5 20分推送。

虽然事发时正值中国午夜时分,但在海外,全球媒体同行全力奋战。“每经”微信组也没有缺席。

在“每经”微信发送时,国内只有新华社等少数几家发了快讯,但没有全面的报道。“每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全国首发,以致于当天上午主流媒体基本以转载“每经”稿件为主。人民日报微信号在推送了常规早新闻后,还专门为了转载这篇稿件而单独加发一轮,可见我们在速度和内容深度上的领先程度,值得自豪。

截至 4 17 日零点,这篇稿件在“每经”微信平台的阅读量已达到 108 万。

这篇稿件的成功也说明,虽然在微信、头条等平台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但有生命力的作品最终也能赢来传播上的成功。回顾报道经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速度很重要,但质量才是根本

蹭热点、拼手速也许能赢得小胜,但内容质量才是媒体的生命线,决定着口碑和影响力。

试想一下,如果在凌晨两点抢发一个简单整合的文章,也许能很快达到10 +,但这样的文章一定后继乏力,不可能达到百万级的影响力。这说明“抢新闻”的同时绝不能放松稿件质量要求。

我在写稿时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告诉读者“巴黎圣母院起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信息,我希望早上起床的读者通过我这一篇文章就能了解到事件全貌,并把握相关的背景知识。

虽然在第一时间很难对消防、文物保护等专业知识掌握得很准确、全面,但我还是尽力扩展报道范围,并在回复置顶评论时不断加入最新动态,这对传播的持久性很有帮助。

下笔要有温度和情怀

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客观事实,要求客观中立,但这不是说我们要以冰冷语调说话,更不能忽视文笔技法的重要性。

虽然当时是北京时间凌晨,但在一个群里我和在欧洲、北美的朋友们自发热烈地讨论这个新闻。那张后来在微博刷屏的《爱在日落黄昏时》的剧照也被我们不约而同地发到朋友圈,大家都充满震惊和遗憾。

谁能料到《爱在日落黄昏时》一句满满文艺范儿的台词几乎成了现实。

我在撰稿时也力求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做一个有温度的作者,而不是简单播报信息。虽然不在现场,但我努力通过详实生动的记录,为稿件注入“现场感”。

我坚持认为,storytelling(讲故事)是新闻作品的灵魂。再准确客观的事实也是要通过记者编辑的梳理,才能让不同背景的读者更好地吸收。

哪怕我们做的是财经新闻、时政稿件,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整理统计公告、报表、股价表现。在枯燥无味的数字背后,我们总能挖掘出打动人心的个人际遇、公司成败、行业变迁,乃至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兴衰沉浮。

在写这篇稿件时,我甚至感觉自己在参与一个手记历史的进程:从1160 年开始修建的巴黎圣母院,我作为新闻工作者恰好见证了此时这个重要时刻。阅读量和后台留言表明,有很多读者也感受到了编辑传达的这份情怀。

善用人际“弱关系”

说来很巧的是,我只有过一面之缘的两个普通朋友,为这篇稿件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其中一位是在巴黎旅行的爱尔兰朋友,这位朋友上传了他拍摄的视频,其中群众在路边自发跪地唱起祈祷曲目,为圣母院祈求保护的场景非常令我感动,这一细节也被我放在了正文和标题上。

另外一位是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事发后她在家中看当地电视直播。她告诉我,电视台预计圣母院重修估计需要8 10 年时间,十年之内应该不可能再对游客开放。如此具体又重要的信息,只有当地人才能第一时间获得。

这两个例子让我思考,平常我们讲的人脉资源积累,更多是针对行业大咖。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现成的“人脉富矿”,而一些关系并不熟的“弱联系”反而有可能带来重要新闻线索。

一点遗憾

要说这篇报道中的一点遗憾的话,我想应该是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没有来得及制作GIF 动图甚至简单的小动画。如果加上这些内容,会更增添文章的表现力。

对编辑来说,应该对各种平台和技术保持敏感,不断学习,践行“四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作为文字编辑,在视觉设计、编程等领域也应该有所涉猎,不能凡事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