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践行“四力” > 正文
一个教育记者所感知的国家“温度”
http://www.scjx.org  (2019/10/17 11:00:00)
 

脚下的泥土有多么深厚,笔尖的文字就有多么芬芳。工作这些年,我走到了四川的 183 个区县,采访了为国铸剑的专家教授、坚守村小的乡村教师、和许许多多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普通家庭, 他们的故事常常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每一个个体的温度,汇聚起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温度”。如果我们用心去倾听、去体察,就能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温度和脉动。

 

传承

2014 年,我当上了一名教育记者。第一次出差,就是到巴中市走基层,四川教育报刊社原社长杨钢与我同行。巴中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所辖通(江)、南(江)、巴

(州)、平(昌),以及新组建的恩阳区,都是贫困的山区县。也许是环境使然,巴中曾涌现了一大批像廖占富、张兴琼一样坚守村小、以校为家的感人故事。

那一次,我们走访了许多村小,有的甚至不通公路,需要攀爬悬崖。那年,杨钢老师已经56 岁了,我发现他采访的时候劲头十足,回到车上就疲惫不堪了。我问他,是什么让他到这个岁数,依然坚持到一线采访?

他给我讲的故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1995 年夏天,平昌县十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为一个老师送行。这个老师叫胡海清,湖北人,年轻的时候到巴中支教,便一直留了下来。胡老师孑然一身,没有父母妻儿。他自己过得非常清贫,常常营养不良。

有家长看得痛心,买了一根猪棒子骨,送给胡老师补身体。可是他连炖骨头的锅都没有,只好拿一个茶盅来煮,茶盅又小、骨头又长,他只好煮完一头,又翻过来煮另一头。

就是这样一个老师,每个月只要一发工资,就资助给贫困学生。胡老师去世以后,人们遵照他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到学校旁边的巴河中,让他永远留在的巴山蜀水之间。

杨钢老师说,他是一边流泪一边完成采访的,我听故事的时候,也是泪眼朦胧。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儿,“要求的甚少,给予的甚多”,跨越了世俗,超越功利。

当年刊登胡海清故事的报纸已经尘封,网络上也搜不到一丝痕迹,但正因为有了传承,这样的故事和精神会永存心间。

情怀

2008 年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和煦温暖。有一位老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床边围了一圈人。这时有一个年轻人向老人发问:“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什么领域最火热,就追到什么领域,我该怎么办呢?”

老人不徐不疾地摸了摸胸前的扣子,说不论你再着急,扣子总要一颗一颗的扣。就像咱们做的这个事儿,要一代一代搞下去,要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

给我讲故事的人叫胡俊,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故事中的那个年轻人就是他。老人叫林为干,中科院院士、电子科大教授、我国微波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70 年前,已经在美国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林为干,怀着一颗“建设新中国”的初心,冲破重重封锁,回到中国,来到大西南,为中国电子学、电磁场理论和微波技术,培养了第一批骨干人才。

胡俊的研究领域是计算电磁学,是微波领域的一个分支。这种研究有什么用途呢?举个简单的例子:隐形飞机之所以能够隐形,就是雷达不能监测到飞机反射的电磁波,而反射波是何种状态,可以通过计算进行研究。

因为难出成果,计算电磁学曾不被学界看好,有人甚至对胡俊说,如果他研究出来,要用手板给他煎鱼吃。每当胡俊犹豫、彷徨的时候,林为干这些“老先生们”,总是在他的身后为他加油鼓劲,默默给予支持,告诉他“:大不了当一辈子研究生”。

七十年,三代人,执着地做着一件事,如今,我们国家制造最先进的隐形飞机,便用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采访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既感叹老一辈学者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更感受到教育人的一种“家国情怀”。教育是需要用情怀浇灌的伟大事业,心中有情怀,脚下才有无尽的定力和动力。

 

信念

2018 年春节前夕,我到凉山州雷波县唐家山村“新春走基层”,偶然间发现一户名叫“吉合”普通的彝族人家,一整面墙贴满了奖状,这在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凉山彝区显得十分难得。好奇追问之下,一个三代人重视教育,“接力”送孩子读书的故事慢慢浮现出来。

吉合的母亲叫千散觉尔,已经96 岁了,你很难想象,眼前瘦弱的像一片枯黄的树叶、从旧社会走出来的彝族妇女,竟是一家人读书的“源头”。

70 年前,凉山彝区“一步越千年” 进入现代社会,扫盲班、识字班遍地开花,一个不懂汉语、大字不识一个的彝族母亲,在承受了丧夫之痛后,听说儿子要去山下读书,二话不说,拿出家里一半的粮食给儿子当读书的口粮。她用谚语鼓励儿子,“翻开的书本像展开翅膀的雄鹰”,雄鹰是彝族人的至高无上的图腾。

一个家庭的命运也随着读书开始改变。千散觉尔的儿子辈中,有中学教师、种养殖大户,孙子辈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吉合家的改变,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村庄,唐家山村的老百姓开始懂得:“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我特别好奇,在周围人都不读书的大环境中,是什么让吉合的母亲做出了送儿子读书的选择?又是什么让她在家庭极端贫困的的情况下,把读书这件事坚持了三代人?是信念!是为家庭、为民族谋出路的信念。正因为有了信念,才带来了突破和改变,让科学和文化成为了一个民族的信仰!

脚下的泥土有多么深厚,笔尖的文字就有多么芬芳。工作这些年,我走到了四川的 183 个区县,采访了为国铸剑的专家教授、坚守村小的乡村教师、和许许多多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普通家庭,他们的故事常常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每一个个体的温度,汇聚起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温度”。如果我们用心去倾听、去体察,就能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温度和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