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正文
四川日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19 年度)
http://www.scjx.org  (2020/9/14 15:54:00)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四川日报创刊于195291日,是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近年来,四川日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新媒体为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以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四川在线为核心的川报全媒体集群,形成了集报、网、端、微为一体的区域主流媒体平台。截至2019年年底,川报观察客户端下载量1600万, 四川在线日用户150( 月度覆盖人数 3500 余万 ),四川日报微信微博、川报观察微信微博用户近千万。

 

2.社会责任理念

 

四川日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化舆论引导,传播主流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主流媒体的作为和担当,不断巩固和提升党媒的良好社会形象。

 

3. 获奖情况

 

四川日报论文《提升乡村价值,构建乡村振兴媒体推动力》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43 件作品获 2019 年度四川新闻奖。第十二届中国传媒经营大会暨2018-2019 中国传媒经营价值百强榜发布会上,四川日报蝉联“全国省级日报十强”并获“新媒体三十强”称号。2019 年,1 位党员干部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 名党员干部入选 2019 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2019 年“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

 

二、政治责任

 

1. 高举旗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聚焦主题主线,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宣传报道。四川日报紧扣“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 主题,推出“随老记者重返新闻现场”、发展成就深度述评、“70 70 图”、“一帧四川”、国庆特刊等十大系列融媒报道,报道现形式多样,社会反响良好。如“随老记者重返新闻现场”,被社科院专家赞为“新闻的功底就在历史的细节里头”;《一天 24 小时, 四川在发生什么》《“最萌大使” 打越洋电话》等重点产品点击量突破千万;10 1 日出刊的 16 连版共 32 个版国庆特刊“壮哉新中国 奋进新四川”被大量珍藏并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国庆盛典, 以图文、音视频、图表等多种交互手段即时转发央媒重点稿件, 推出《你知道吗 ? 阅兵式上,空中梯队的“王牌旅”旅长来自四川》等多篇来自现场自采报道, 创造了几乎篇篇 10 + 的佳绩。川报集团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评为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宣传报道工作突出贡献新闻单位。

二是做足做精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一周年、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文化旅游、县域经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营经济、民生工作等重大主题报道,讲好四川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全国两会期间四川日报推出“三九大”( 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 ) 说唱 MV、首席脱口秀等“爆款”产品,全网传播上千万次。省两会期间,制作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码上看”AR 融媒产品,联动人民日报等央媒推出“AR 扫图看绿动中国”等。“记者再走长征路” 系列报道中,推出《请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叫“云贵川”》短视频被全国 200 多家媒体转发。

开辟“凉山战报”专栏,全年选派骨干采编人员 40 余人次蹲点凉山采访报道,推出近 200 篇融媒报道。

三是突出思想引领,创新理论宣传。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持续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和理论阐释文章。持续推动理论创新产品升级, 推出《问计高质量发展》栏目,对一些重要话题,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话。创新形式,用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提升理论报道的吸引力、穿透力和覆盖面。如蜀平《拼出新四川》在新媒体上配发同题短视频,反响热烈。

 

2.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开展舆论引导

 

四川日报聚焦社会热点,把握“时度效”原则,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纷繁嘈杂中喊响党报声音,传播好主流价值观。四川日报原创占比超过 90%,川报观察、四川在线及两微一端原创占比超过 70%

(1)把握先机,在热点中弘扬正能量。如 2 月成都的城市快闪活动,四川日报推出《暖哭了! 成都街头千人唱响,< 我和我的祖国> 川剧混搭说唱 央视播出》图文+ 视频报道,24 小时视频播放量在川报观察客户端突破 350 万次。第十八届世警会在成都开幕,川报观察短视频《撑警队! 世警会开幕,中国香港警队出场获暴风鼓掌,观众起立高喊“雄起!”》16 小时播放量突破800 万,全网传播突破6000 万。

(2)围绕社会热点,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针对凉山木里森林火灾引发的种种疑问,推出《木里森林火灾因何起、轰燃从何来?》《三问凉山火灾 这场大火为什么一定要救》等报道,被大量转载。针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滚动直播新闻发布会, 连续推送 11 条新闻,澄清事实。针对荣县地震引发社会传言,第一时间连线专家释疑解惑,以权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派出三路记者到现场,全方位聚焦救援进展,全网首发《13 名被困者全部生还》快讯,视频播放量达 415 万。汶川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持续发布 30 多条现场视频,突出生死救援,成为各大平台重要内容源。

(3)紧贴受众需求,创新报道方式方法。加强多终端媒体内容开发和优化,打造直播视听报道、融媒行走报道、可视化数据新闻等。联动四川市州党媒制作推出“数瞰四川 24 小时”, 以“航拍美景+ 大数据”的微视频形式对全省风貌成就进行创新展示,线上线下传播量累计破亿。《张孃孃常说的这 7 句话有没有道理》获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

 

3.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四川日报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把科学、准确、依法、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作为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实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实实在在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纾解民困、化解矛盾,促进党声政声民声相通。

(1)曝光问题,开展监督,回应呼声解民之困。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四川日报深入德阳、广元等地明察暗访, 推出《项目迟迟不能竣工,谁之责?》等多篇舆论监督稿件,推动集中整治的开展。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身边的难题,连续推出了《一批甲鱼的绕道之旅》《连绵青山上,火魔因何肆虐》《小区管网漏点多 数百住户遭“水荒”》等报道,深挖民生之困背后的原因,推动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川报、川报观察和四川在线常设专栏“问政四川”和民情热线,针对涉及面较广的问政留言, 派出记者现场调查、深入采访, 推出舆论监督报道 200 余篇,如在“浙江游客赴峨眉山旅游被诱导购物”事件中,商家同意退款并被停业整顿。

(2)对流言谬误进行澄清,厘清真相。在信息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及时准确发声,通过记者实地采访澄清谣言谬误,还原事实真相。四川在线辟谣频道专栏《金小妹辟谣》推出《谣言月报》《小夜灯科普》等多期栏目。辟谣视频稿件《为什么老司机不愿办ETC? 实测视频相当打脸》被大量转发,仅网友留言就有 4 万多条。

“川观辟谣”平台全年发稿50 多篇,如针对宜宾市长宁县突发 6.0 级地震,第一时间刊发《18 日凌晨有更大地震? 假的!》等,平息了灾区群众恐慌情绪。

 

4.主动开展对外传播,讲述四川故事

 

近年来,四川的国际交流交往活动非常频繁。四川日报以传播优秀文化、介绍四川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着力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

(1)与国外传媒合作,报道好四川发展变化。四川日报分别为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 华文报)《西部四川》版和加拿大多伦多《今日中国文汇报》( 华文报 )《四川新闻》版提供稿件,选取有四川特色和亮点的文图,生动、形象地展示改革发展的新形象、新成就、新实践、新亮点。

(2)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与集团其他单位一起,成功策划并执行在英国、法国、土耳其、墨西哥等国举办大熊猫、非遗、古蜀文明系列境外文化推广主题活动,向国外参观者和受众展示四川生态之美和古蜀文明之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三、阵地建设责任

 

1.以“一体化”为路径, 推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2019 年,四川日报加速推进以新媒体为中心、以互联网传播和新媒体生产为主攻方向的融合改革,推动“四全”媒体建设, 实现传统媒体主力军成建制进入互联网主阵地。按照“移动端优先、全媒化生产、一体化运行” 的要求,扩展川报编委会职能职责,对川报全媒体集群采编一体化平台进行升级,实施川报全媒体集群“中央厨房”二期工程, 完善重大报道统筹机制、全媒内容协同机制、技术开放共享机制, 构建“策、采、编、审、发、推、评” 全链条生产传播体系,建立以互联网传播效果为重点考核产品质效、以移动端表现贡献为重点考核履职成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2.打造融媒体矩阵,构建全媒话语体系

 

 

四川日报以川报观察客户端为牵引,加快构建“精品党报( 四川日报 )+ 权威党端 ( 川报观察)+ 主流党网( 四川在线)” 为核心圈的全媒体矩阵,进一步提升四川日报微信微博、川报观察微信、四川新闻客户端、华西手机报等传播力影响力。四川日报新媒体矩阵覆盖用户超 7000 万,其中川报观察客户端下载量1580 万,日活超 10%。围绕新技术运用,在视觉、数据、政务、生活服务、特色资讯等垂直细分领域打造全媒体产品库。四川日报集聚了全国最大的无人机拍摄团队联盟,航拍四川、视觉四川、MORE 数据、“经济 BBKing”、“寻味四川”、 “加油吧我的命” 等一大批特色音视频产品、栏目广受用户好评。

 

3.深耕内容品质,创新内容传播

 

四川日报以原创思想内容为核心竞争力,以互联网传播为检验标准,深耕内容品质,提升内容魅力,创新内容传播,优化全媒体产品形态。2019 年,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四川在线等平台发布原创文章 5 万余篇。川报观察亿级传播稿件 10 条、千万级传播 14 条、100 + 稿件 83 条、10 + 稿件突破 2800 条。四川日报微博亿级话题 10 个、千万阅读微博 5条、百万阅读微博 25 条。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四川日报举办“四川@ 全国,安逸走四川, 三九大邀你免费玩”全国媒体大型联动活动,传播量 3.1 亿次。

 

4.聚合市州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壮大舆论主阵地

 

升级“四川云”平台,进一步密切与系统和厅局、高校、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联系,打造四川首个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开展“市县新媒体 2019 优秀传播案例征集推选活动”,放大主流声音。

 

四、服务责任

 

1.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

 

四川日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信源优势, 全方位、多层次对重要政策进行解读, 及时发布交通、天气等信息,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权威、高效信息的需求。

(1)传递惠民利民信息。开设“关心关爱农民工”专栏, 全年共推出报道 720 余篇,营造关爱农民工、服务农民工的良好舆论氛围。开发微信小程序“四川农民工之家”, 持续为川籍农民工搭建政策解读、法律维权等沟通平台, 畅通意见和建议收集通道。

(2)生活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报道解读与群众生活高度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每月初推出将实施的新法规新政策的整合报道,以小切口切入,让更多群众知晓了解。如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出台后,四川日报第一时间刊发消息、展开解读、深入调查, 既及时发布信息,也提供操作指南,并反映落地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完善提供参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看病停车难、交通堵等问题广受关注,在华西医院新停车场投入使用之际,四川日报策划系列报道, 报网端微立体传播,为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把脉支招,为群众就医出行出谋划策。

 

2.搭建平台提供社会服务

 

(1)当好政民“连心桥”。在四川在线开设“问政四川” 平台。该平台设置有“问政热点”“最新回复”“记者调查” 等多个具有针对性、服务型的栏目,2019 年共计发布网友问政留言 1.6 万条,相关部门回复率达90%,政民互动活跃有序。川报观察设立“民情通道”平台,帮助网友解决实际困难。“ 求助” 版块全年收到网友求助、咨询等各类信息 9000 多条。开设“服务” 频道,为广大网友提供便捷的缴费充值、汽车时刻、火车查询等社会服务,全年服务人次达到 286 万。

(2)建好发展“智囊团”。加大公共智库建设力度,依托报网端精品栏目建立了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 200 多名专家学者人才库,对公共政策问题发声,对基层发展把脉问诊。如,组织专家到高县调研, 探讨山区县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3.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发挥党报品牌优势,全年举办数十场公益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形式丰富多样, 群众参与性高。如自主策划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铁公机” 流动图片展,与省消协合作开展了 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公益活动,推出“新消费 in 成都”商圈接力荧光跑等活动。“万盏明灯伴书香” 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号召社会各界为凉山贫困儿童捐赠数万盏台灯。举办金融扶贫展,开展“村红短视频大赛”, 为全省扶贫攻坚助力。

刊登公益广告。围绕“讲文明树新风”“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主题,制作贴近生活、新颖美观、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公益广告, 2019 年四川日报在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等共安排刊发公益广告52 次,累计20 个整版;川报观察全年刊发 160 余个公益海报开机屏。

开展对口扶贫。改进和落实定点扶贫工作机制,及时制定帮扶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帮扶任务提前完成。川报集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和 2019 年定点帮扶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好”的单位。

 

五、人文关怀责任

 

四川日报是人文关怀的积极倡导者和忠诚实践者,敬畏、尊重、怜悯生命,坚持传播人文关怀新闻,拒绝冷漠和低俗新闻。

 

1.加大民生报道力度

 

紧跟民生热点,及时发布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领域的政策,深度报道民生实事,专业解析民生问题,有效沟通社情民意。如《重磅 ! 四川省教育厅:明年起全省公民办中小学校同步招生》等稿件,第一时间向公众传达重要的民生信息。深入劳务输出大县仪陇蹲点采访,推出《农民工的“就业经济学”——来自一个百万人口县的一线调查》系列报道。

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稿件《残疾人出行方便吗 ? 川观妹实地体验成都无障碍建设》, 并设置网络调查问卷,搜集相关意见建议并反馈,助推解决残疾人出行难问题。

 

2.在灾难和事故报道中突出新闻伦理

 

在灾难和事故报道中,严格遵守“最小伤害原则”,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坚决杜绝“二次伤害”,关爱生命、尊重隐私。木里火灾报道中,四川日报报道客观、理性,推出《永不消逝的影像丨四月的大凉山,在哭泣……》等系列融媒体报道,讴歌英雄, 弘扬社会正能量。视频 H5《童话里的英雄》点击量破 400 万,《凉山人民深夜泪别救火英雄》阅读量上百万。长宁地震中,推出的《地震了 婚还是要结的》等暖新闻,展示川人乐观、勇敢、感恩、奋进的良好形象。

 

3.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

 

及时反映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所思所困,用有态度、有温度的报道凸显人文精神。推出《我省近 6 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明年起可领基本生活补贴》《15 年助力 15 万余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我省启动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 1800 余名孤儿将受益》等稿件,传递党和政府关怀,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聚焦凉山彝区,推出《“悬崖村”走出一个博士生五个大学生》《拒要高额彩礼,穿上手工“婚纱”》等报道,持续全面呈现凉山彝区老乡从物质脱贫到文明跃升的进程。

 

六、文化责任

 

四川日报高度重视文化传播职责,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四川特色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入脑入心。

 

1.传承繁荣优秀文化

 

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报道,如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报道、聚焦第七届成都非遗节系列报道、“我们的节日”系列报道、冷门绝学有传承系列报道等,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相亲,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报道的全媒体策划意识和全媒体表达方式,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如 “非一般的四川宝贝”“古籍流芳——寻访图书馆镇馆之宝”“非一般的诗意四川” 等,通过新媒体呈现,可视可感, 让古籍文物活起来,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四川日报还主动聚合社会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在更多维度、更大范围推动优秀文化的弘扬传承,如联合四川省图书馆推出“中华优秀文化之孔子有道”系列讲座,联合四川省图书馆、眉山市文旅局举办“东坡故里 诗话中秋”大型中秋诗会等。

 

2.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栏目, 启动“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点赞 !” 和“我身边的奋斗者我来推荐” 两个融媒体活动,推出先进典型人物报道 70 多篇。推出《劳动之美 美在实干——致敬新时代的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出《最美教师 荣耀四川》,讲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结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四川省发展成就展” “‘四海一家·川港同行’青年交流团来川访问” 等, 推出了《8 个字、40 余幅照片,四川向祖国报告!》《国家大展上的四川元素》《香港青年高呼:开放四川我们好钟意你啊》等稿件,彰显爱国热忱和自豪感。

 

3.促进科技创新

 

发挥全媒体联动融合传播优势,做“强”科技创新成就宣传, 做“活”科学知识普及,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氛围形成。做好第七届中国 ( 绵阳 ) 科博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报道,介绍新成就、传递新信号、呈现新趋势。围绕 5G 商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升级、区块链技术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充分报道,让科学知识借助网络广泛传播。携手四川省科技协会, 做好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天府科技云开发及上线应用宣传推广。

 

七、安全责任

 

四川日报积极履行安全刊播责任,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法规, 开展“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自纠,加强报刊和新媒体审读,完善安全刊播制度,印刷、刊播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做到精编精校、安全刊播。在第二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决赛中,由四川日报编校人员作为主力组成的四川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报纸出版建立“应急响应三级预案”, 新媒体平台分别从应急报道、技术安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应急制度。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四川日报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从业准则学习教育、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从严规范采编人员职务行为,从严查办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与全体采编人员签订《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保密承诺书》,严格落实记者站、记者证相关管理制度,全年没有发生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的事件。

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定期展开避免违规使用版权作品培训, 在转载稿件时均要求取得版权使用许可,并在转载稿件 ( 图片 ) 醒目位置注明稿件来源,与其他媒体签署信息互换合作协议,按照规定严格规范转载。

 

2.维护社会公德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深化社会公德宣传教育。与省文明办共同举办“志愿讲座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志愿理论培训; 倡导、组建 “四川媒体志愿服务总队”,加大志愿服务报道力度。

结合“第七届四川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学雷锋日”“国际志愿者日”等,推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志愿服务的种子》《在四川这场省级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中,丈夫为妻子颁了奖》等报道,多层次多维度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

 

3.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执行新闻采访主动出示记者证制度,所有采编人员在从事采访活动时,主动向被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严禁未取得记者证的试用及实习人员单独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在每天出版的报纸一版,川报观察首页及每篇稿件底部、四川在线在首屏显著位置,均有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等,主动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对被举报投诉的问题实施专人负责制,做到“凡投诉必回应”。

 

九、保障权益责任

 

四川日报始终重视新闻从业人员各项权益,保障员工薪酬福利,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1.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四川日报高度重视新闻从业人员各项权益,保障员工薪酬福利,在职员工均签订聘用 (劳动)合同、每月按时支付薪酬、购买“五险一金”,不存在拖欠员工薪酬情况。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员工带薪休假、正常休息等相关权利。

 

2.持续开展员工培训

 

坚持“铸魂”和“提能”并重, 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全媒型专业化队伍。组织员工参加集团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 1200 余人次, 报社各部门分层分级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参训 1000 余人次。邀请专业团队到集团开展视频产品生产技能培训,实现采编人员全覆盖。对新入职员工实施“论成长 • 见未来”培训。

 

3.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组织新申领人员参加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培训、考试,按上级要求开展记者证换发工作,实现采编人员“应考尽考、应换尽换”, 及时收回离职、退休、岗位调换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严格规范新闻记者证的使用。

 

4.保障合法权益

 

实施“双通道”建设,组织开展新闻序列职称评审工作 ; 将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扩大至技术、运营、经营岗位。积极支持保护各项正常采编行为,从行政上、法律上及时为因采编行为受到人身侵害、打击报复的从业人员提供保护、支持。

 

十、合法经营责任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中国报纸广告行业自律公约》,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工作, 健全完善采购管理、广告管理等组织员工开展视频产品生产技能培训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制度执行和落实,2019 年四川日报没有被新闻出版、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处罚情况。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 在机构设置、管理、考核等方面实现采编经营分线运行,采编和经营人员专岗专职,不跨部门兼职或者混岗 ; 不以任何形式向采编人员下达经营任务或者创收任务; 建立完善广告审核发布流程, 严格落实广告发布审核主体责任。

 

3.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 ; 严格按照《广告法》要求审核广告,不刊登手续不齐或者违法违规广告 ; 严格接稿、审稿、发稿、编排层层签审制度,建立出版、刊播最后监审机制,确保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针对 2018 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四川日报在 2019 年积极改进。主要包括:扎实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丰富载体,“四力”提升明显 ; 加快主力军进入主阵地,内容生产部门全员全媒化转型提速,一体化运转顺利 ; 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数据、H5、微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在新闻作品中得到运用和体现,新闻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巩固和扩大新闻舆论阵地, 川报观察客户端有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新增下载量 600 万等。

四川日报尽管在 2019 年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也没有发生被行政管理部门或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理、通报批评等情况,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仍存在需要改进的事项,主要有: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既看声势更重效果的创新检验,全媒时代舆论引导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步子不够快,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优化体制机制、构建盈利模式 ; 全媒体高端人才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部分干部员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等。

2020 年,四川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突出营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浓厚氛围的主线,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着力推动主流思想舆论做大做强,着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深化实化,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