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践行“四力” > 正文
温度
http://www.scjx.org  (2021/6/28 13:13:00)

遂宁传媒集团 朱俊滔

2020 年,有一个关键词与我的新闻工作有关,与大家生活也息息相关,那就是——温度。

37.3 度,大家都知道,这个温度是在检查新冠肺炎时,一个重要的指标温度;22——24 度, 这又是什么,这是 ICU 重症监护病房的温度;那么大家想知道在三层防护服下,温度会是多少? 我会给大家答案。

2020 年以前,我的采访脚印大多留在了田间地头,冬天我会去采访小春的备耕,那时遂宁的室外温度大约在零度;夏天我去采访大春作物的收获,那时遂宁的室外温度基本在 40 度,但把根扎进土里,本来就是我们农口记者的本份,所以夏天我不畏做做黑脸的包公,冬天不怕垭口上的寒风。

2020 年 1 月,正是农历腊月,虽然有“紧腊月,慢正月, 不紧不慢十一月(四川话)”的农谚,但相比春耕秋收,还是要稍为轻闲些。可进入小年后,新冠疫情的爆发,打断了我对春节长假的期盼。第一时间加入集团“一线新闻报道团”,拿起话筒, 和同伴一起冲锋在这场抗疫阻击战里,为稳定人心、凝聚民心、增强信心,尽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0 年 1 月 21 日, 遂宁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遂宁市传染病医院就成为我们遂宁抗疫阻击战的绝对前线。而我和我的搭档有幸和传染病医院 36 人的医护团队并肩作战,时间跨度为1月 21 日到3月 10, 记录了17 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这里, 在医护人员与病毒的短兵相接中,在自己以命相搏的战斗中, 最终赢得了胜利。

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记录”,真的是只记只录,大家都知道, 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有太多的未知,所以市传染病医院的 36 名医护人员,他们不会像平时一样在采访中和我们互动,因为工作时他们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休息时我们不忍心去打扰,所以我和我的搭档,在病区就是沉默的记录者,记录确诊病例在隔离病房的生死抗争、记录急救转运负压救护车里的头晕眼花、记录医院预检分诊的科学与规范、记录护目镜上的雾气、N95 口罩下的压痕、防护服里湿透的衣衫;记录专家组的会诊、核酸样本的采集……

市传染病医院的感染科副主任李毅和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敬毅,我称他俩是病区里的定心“双翼”,李毅是以科室为家,处理临床,上报数据;敬毅是冲锋在前,采集患者咽喉深部的痰液标本,危险但不畏惧;我们的镜头里,李毅是个瘦小的弱女子,敬毅也满是文质彬彬的书卷气,但在这场阻击战里,他们是执甲的勇士,他们是悬壶的白衣。

敬毅告诉我,取一个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基本要 20 分钟,三层全副武装的防护装备阻碍了大家的正常交流,必须要大声喊才行,再加上防护服透气性差,一圈“喊”下来,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

李毅告诉我,在病区工作时, 她们只吃干饭,不喝汤,进了隔离病房,到了换班时间,领导不赶大家都不会主动离开,往大了说是与时间赛跑,往小了说,真的就是为了节约医疗物资。

我在采访中真的好奇地问过他们,防护服下的温度会是多少?医护人员告诉我,其实是人体健康的温度——36 度左右, 但它的密封性会让里面的湿度增大,所以我们才会在新闻中看到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时大汗淋淋的样子,但,这就是遂宁最美的样子,中国最美的样子。

2020 年这场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里,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温度;而我和我的同事,很荣幸能在这场阻击战, 记录遂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