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评奖 > 正文
讲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简析 2020 年度四川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
http://www.scjx.org  (2021/7/20 15:32:00)

精神文明报社副总编辑 秦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 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更有效的传播——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提升公信力,全国各地宣传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及媒体人把握好时机,探索前行,制作了大量的传递中国观点、主张和立场的新闻作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各级宣传部门及新闻单位主动担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声音, 全力推进外宣工作提升到崭新水平,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四川力量。为进一步提升四川外宣工作实效,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2020 年度四川新闻奖评选开设国际传播奖项。作为首次亮相的评选类别,相较于其它评选类别而言,参评作品数量较少, 在涵盖报刊、广电、新媒体三大载体的情况下,共收到 6 件参评作品。按照评选标准,共评出一二三等奖 5 件。因无往届参考对比,高标准对标近一两年的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此5 件获奖作品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差距,但它们所展示出来的话语表达方式、话语报道形式、话语呈现模式还是可圈可点。

关注普通人的平凡故事, 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的声音。以一等奖获奖作品电视专题纪录片《胡同里的藏文课》为例,选取普通生活作为切入点,采用比较平实的语言风格,纪实为主线, 虽无宏大激扬的场景呈现,但以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十七年的藏文老师珠穆与汉族学员对“珠穆藏语工作室”搬迁这事儿的“第一视角”感受,小切口巧妙讲述, 形声兼备地记录了新时代藏族青年融入城市、传播文化、奋力追梦的感人故事。在细节的选取上更是不断凸显主题思想,在讲述中不知不觉间引导观众加深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的理解,向全世界观众很好地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儿。在新的国际舆论斗争形势下,这一不讲大道理,以多方视角互动讲述事实,巧妙且有层次的说理模式,更能引人共情,有理有据地驳斥西方某些搞污名化的荒谬言行,达成“巧叙事” 下的“大传播”目标。

以新闻细节展现真实故事, 让国际社会听懂中国的声音。信息沟通不畅、信息量不足会影响公众对一国形象的认识,要打破这个不利局面,利用并围绕热点做文章是很好的途径。二等奖获奖作品《武汉不服周》(《Wuhan never gives up》)、刊物《四川涉藏地区抗疫记》把“镜头” 对焦来势汹汹的疫情,分别从“武汉封城”“民族地区战疫”两个不同的角度及“战疫群像微纪录片”“特别策划刊物”两种不同的形式,记录了疫情下普通人的故事。真实的内容和情感有着千钧之力,让人通过画面及文字的感染,坚信:尽管疫情肆虐,“镜头”下尽是值得记录的生命片段, 尽是值得传递的中国抗疫最强音。

再看二等奖获奖作品广播节目《玫瑰熏香了雪山》。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适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脱贫攻坚事业的推进造成了新的困难。与此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全球经济困难加剧了国际舆论的复杂性,在此特殊时点,如何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传播出去,在国际传播场域中争取主动权?《玫瑰熏香了雪山》从媒体宣传角度做了一次有效输出,不仅反映了特色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的作用,还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所作出的创新性探索。

另外一点儿思考——被广大网友大呼“看呆”, 争相转发,间接形成对国球文化又一次对外宣传的《三岁萌娃练就“乒乓神技”》,因其新闻事件本身的张力相较于其它获奖作品稍弱了些,在此次评选中获国际传播三等奖。不过,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作品的多样化,包括语种、模态、文体、题材、范围等的多样化发展,值得被提倡。个人认为这将更有利于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索前行的过程中, 探寻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