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前沿 > 正文
城市国际传播如何破局?成都“造船出海”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http://www.scjx.org  (2021/11/25 16:03:0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走向世界。世界渴望通过城市窗口探析中国发展、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奥妙。一个城市只有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才能乘民族复兴大势而振翅高飞。

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是讲好城市故事、传播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近日,成都选送的《公园也有黑科技》《国际夫妻建设路美食百元挑战》两部短视频荣获第三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红星新闻《象牙塔的困惑》获优秀奖,让外籍网红讲述中国故事成都篇章,创新了国际传播的方式。

此前,成都已经有《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美国摄影师欧阳凯眼中的成都》《你好,小朋友》《一罐荷兰奶粉的成都之路》等多部短视频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外文局等机构评选的国际传播奖项。

新时代,成都是怎样融入国家战略、创新做好国际传播的?对其他城市有何启发?

《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顾勇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黄楚新,成都市外语媒体相关负责人。

 

融入国家战略

搭建国际传播新阵地

国际知名城市化研究智库GaWC《世界城市名册 2020》,成都位列全球第 59 名,是唯一入选 Beta+ 的中国城市。美国米尔肯研究院“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成都 3 次位居第一。持续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一线城市”榜首。

成都,这座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在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中,是如何进一步吸引优质资源,扩大国际影响力,让世界通过城市窗口探析中国发展、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奥妙?

长期以来,地方城市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是依托中央媒体“借船出海”。随着国际社交媒体成为国际舆论流通的重要场域,社交平台海量的生活话题,正好吻合成都生活城市特质,这为成都破局国际传播提供了新切口。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YouTube 平台“Chengdu Plus”账号粉丝量和影响力居全国大城市外宣账号第一。

Instagram平台“hellochengdu”账号粉丝量居全国大城市第一。

Chengdu Plus 落地海外 8 个地面频道播出。

GoChengdu 网站在全球网站排名权威机构 Alexa 的名次持续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智库在纽约、洛杉矶、东京等地建立分中心。

成都外宣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海外传播大奖。

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顾勇华认为,成都深入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国际视野、国家站位、地方特色,其国际传播矩阵以“造船出海”的魄力,将城市形象传播进海外受众心里,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探索出更多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黄楚新分析道,成都的国际传播矩阵对于我国已有 CGTN 这样的官方旗舰外宣品牌来说,是建设地方旗舰外宣品牌的创新和尝试,这表明成都正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朝着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迈进。

 

创新报道思维

国际传播作品“爆款”频出

成都国际传播矩阵日渐发力,爆款频出:

Chengdu Plus 制作的英语短视频《中国高铁有多快?高铁上点外卖能收到吗?》,观看量已超 过65万 次, 在 YouTube 全 球平台搜索“中国高铁”,排名第二。《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系列英语短视频荣获国家广电总局 2020 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大奖,其“美食篇”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东盟电视周优秀传播案例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最使用指南》《体验成都天府软件园上班族的一天》《行走成都——中国大学生有多幸福?》等多部作品在 YouTube 上的播放量均超过10万次。

成都为何爆款频出?黄楚新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契合海外受众兴趣,用好城市文化符号

成都深耕本土资源,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喜好和兴趣点,从熊猫、美食、金沙遗址等海外受众熟悉的成都文化符号出发,在展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递成都城市魅力。

黄楚新表示,面对当前社交媒体的视觉化、视频化、年轻化趋势,地方外语媒体要积极融入如TikTokInstagram 这样的平台,与国外“Z 世代”(指在19952009 年间出生的人,又称互联网世代)网民寻求交流;同时也要将我国“Z 世代”文化进行输出,多制作精巧有趣、以中国青少年为主角的生活短视频,促进世界新生代网民的交流与共鸣,让世界看见中国新生代的生机。

二、改变传播方式,突出人文化、故事化

成都市外语媒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播实践中,共情传播是增强亲和力的有效手段。“成都想说”结合“受众想听”,“自己说”结合“他人说”,以小切口、小故事、小角度讲述城市发展故事,增加了海外受众对成都的良好感知、情感认同。

GoChengdu 网 站 用 互 联网思维和国际视野,开设“熊猫冷知识”“汉服诗歌大赏”等栏目,借国际友人之口,用事实、镜头讲故事,多角度策划内容,力求传播者与接收者共情,并通过大运会来加强与世界青年的对话。

三、主动设置议题,提升国际话语权

自有国际传播矩阵主动策划和设置国际议题,参照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以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

例如,《HELLO Chengdu》杂志每月推出兼具可读性及导向性的“封面故事”专题报道:《竞技的快乐》,从多角度展示了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风采;《70年·城市记忆在这里》,展示了70 年中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成都故事,在议题中带动海外受众关注成都发展。

黄楚新认为,城市的传播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持的价值内核相通,与全球的基本价值观共通,成功跨越文化差异,架起了中国价值与全球价值的沟通桥梁,实现了文化交流中的“求同存异”。

 

打好外宣组合拳

提供国际传播新样本

顾勇华表示,成都的城市国际传播效果显著,这表明成都已逐步摸索到国际传播规律,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城市国际传播的一个样本。

创新国际传播,成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黄楚新表示,一要谋划发展方案,做好顶层设计。

成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全面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持续实施海外社交媒体粉丝增长计划,在议题设置、内容表达、品牌塑造、人才建设上下功夫,有力提升市级媒体外宣能级。

二要转变生产机制,以外语思维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相比传统外宣作品以中文为主、再翻译为英文的制作方式,成都外语媒体打破常规,以外语思维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如运用英文写作、英文配音等“英式”制作法,再回译出中文字幕,制作系列短视频,打破语言传播障碍。

三要深耕本土资源,注重“民间叙事”传播。

“去行政化”是赢得海外受众的有效方法。黄楚新表示,与国家级媒体相比,地方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本土资源,最了解本地特色、最会用本地话语、最会讲本地故事。

成都依托公园城市定位,深耕天府文化,将本地与世界连接,这种连接是亲切的、有趣的、去行政化的,能发挥深厚的“民间叙事”和细腻的“个体叙事”之长,润物无声。

四要全面拓宽渠道,打好国际传播组合拳。

一方面,成都不断加强外语媒体建设,矩阵精准定位、覆盖全面,海外社交账号已形成规模效应。

2020 中国百强城市海外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百强城市在四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整体开通率过半,共有 51 个城市开通各类账号 293 个。其中,厦门、成都、上海均拥有 5 个以上官方账号,海外形象传播矩阵日益完善。

另一方面,成都主动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中央涉外媒体、国家驻外机构、国际知名人士的沟通和联系,借力打通国际传播链条。

同时,成都还开辟国际智库渠道,每经智库有效拓展国内外120多个著名智库、高校、机构人脉,已与城市及行业领域的200 多位著名专家建立联系,并形成稳定增长的专家聚合模式。

黄楚新表示,成都的这套组合拳,充分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与融合发展,有助于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以下为 Chengdu Plus、《HELLO Chengdu》、GoChengdu、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和视频由成都市级

外语媒体相关负责人提供

( 来源:传媒茶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