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一篇舆论监督报道的诞生始末
http://www.scjx.org  (2023/6/5 12:52:00)

四川日报全媒体 郭静雯

 

去年记者节,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公布。其中,由我采写、四川记协选送的《百花潭公园里,为何餐馆林立》获得三等奖,这是我入职6年来收获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

这是一篇舆论监督报道,于2021年3月31日首发于《四川日报》6版民情热线,全文共计4150字。回顾报道的采写经历,至今仍感收获良多,比起获奖来说更值得回顾和反思。

 

五次暗访 斗智斗勇

2021年3月2日,民情热线主编王欢老师发来一条消息,有群众反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怎么变成高档餐厅?”投诉的是百花潭公园里新增了很多餐厅、酒吧等商业项目。百花潭公园是成都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之一,职业敏感让我们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好线索。

带着好奇与疑问,3月8日,我第一次来到百花潭公园,那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加上当时并非用餐时间,我只看到了“农夫问道”和“南浔歌”两家餐厅内,零星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午餐。不过,虽然没能如预想那样看到喧闹、嘈杂的就餐场景,我却在菜单上发现,这里的菜品价格超出一般市价近2倍,八项规定后,公园里禁止高端餐饮——这个关键点让我心里一下有了底。

3月16日至3月30日,我又先后4次去到公园暗访,依次确认了百花潭公园里经营的高端餐饮,依据巴金著名小说《家》打造的“慧园”已有一部分改成了餐饮酒吧,这些业态与百花潭公园资产出租公告中规定的业态有较大出入,也并不符合成都市公园城市管理局出台的公园业态指引相关要求,这些都说明了百花潭公园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业态走样,公园管理方监管缺位的问题。

稿子经历了2次大改,数次小修,在我与王欢老师的288条对话中逐渐成型,最终于3月31日见报。

稿件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数十家媒体和网站转载该报道,成都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三次批示,市纪委、住建、园林、宣传等部门纷纷介入调查,严肃查处监督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市长更是亲自牵头抓整改落实。成都市还通过举一反三,对全市公园城市建设进行了详尽规范化管理,为后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几点心得 再接再厉

回顾这次采访经历,有几点心得体会。

一、采访民情,胆子要大。不能被所谓市政府的样板工程吓得打了退堂鼓,一切新闻都应该先调查,然后才有发言权。

二、采访要深。表面上看,这只是个别公园的经营者业态变形走样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公园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业态规范不明晰的问题,这一问题对于打造公园城市的成都来说,是不可回避的。

三、信息要准。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堪称“严苛”,但凡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就不符合要求。这不仅要求采访的信息要绝对准确,还需要编辑字斟句酌,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

四、底气要足。稿件发布后,引发了较大的震动,公园的运营方请我们去开座谈会,质疑报道失实。但由于采访扎实,我们底气很足,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最后,一篇舆论监督报道的诞生,需要采编环节的配合以及持续跟踪。

在中国新闻奖的推荐理由中这样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此后,成都市大力以生态视野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个别公园建设出现了偏差。对这一情况,四川日报提高政治站位,服从服务大局,敢于碰硬现实问题,推出这一报道。该稿件证据充分扎实、无可辩驳;写作选材精当、逻辑清晰严密,是一篇难得的新闻精品力作,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与政治使命。稿件促进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及时查缺补漏,把好事办好,赢得群众赞扬。

这也是我此次采访中,最深切的体会。四川日报民情热线栏目,是全国省级党报中唯一常态化开设的舆论监督栏目。没有常态化舆论监督栏目,没有各方的担当,没有编辑的精心加工、细致把关,就不可能有这篇报道。是报社给了我们监督的底气。

当然,这篇报道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对问题的批评非常克制,后续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进报道。比如,专家给出的建议相对比较粗糙和宽泛,其实还可以采访更权威的专家,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促使管理制度优化。比如,报道的视觉呈现还很粗糙,视频和图片可以说很丑,缺乏暗访现场的冲击力。

在我看来,这篇报道只是我短暂新闻从业路上的一个开始,还有千千万万个掩藏在社会表象下的新闻等待着我。只有用心去发掘,好作品才能如泉水般喷薄而出。

每个新闻工作者内心都有一个舆论监督梦,幸运如我,一不小心实现了。祝大家都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