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评奖 > 正文
新闻专题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表达——2022 年度四川新闻奖新闻专题参评作品评析
http://www.scjx.org  (2023/10/11 15:44:00)

四川新闻奖评委 甘德斌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创新表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2022年度四川新闻奖“新闻专题”优秀作品云集,现以其中部分作品为例,探析新闻专题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表达。

一、内容为王,鲜活题材构筑传播优势

融媒时代,受众手中掌握的终端越来越多,信息获取越来越碎片化,在受众口味和审美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网络每时每秒产出的海量内容,专注于深度和广度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要脱颖而出,就必须立足自身优势,从题材的鲜活和创意以及作品的艺术呈现和视觉高颜值中来寻求突破,这样才能提升竞争能力,获得受众的青睐。

参评作品《红薯梗出口记》讲述了返乡创业农民工黄晓艳创新发展红薯梗产业,把曾经无用的红薯梗远销海外的故事。该作品采用长纪实拍摄的方式,记录了创业者、村民、农产品经销商等乡村振兴亲历者在红薯梗项目创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情节设计反映出返乡创业者的干劲和拼劲。作品题材鲜活,情节生动,描绘了一副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用好大策划和大创意来发挥喉舌功能也可以为新闻专题带来新意和亮点。参评作品《歌声里的江山情》是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做的特别策划。作品立意高远、

采访扎实、声音元素丰富、歌曲运用恰当,在新时代唱响的歌声中,重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和他关心的人、牵挂的事,看时代幸福变迁,话感恩奋进心声,寻访非凡十年的“密码”,感悟人民情怀的伟力。通过广播专题与有声海报的“共振”,更加“声”入人心地唱响各族同胞对党、对新时代的深情赞歌。

二、以小见大,用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时,受众选择较少,只能“半被动式”地接受媒体输出的内容。如今,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就成了联通世界的大舞台,也使得传统媒体内容的关注度被分流。面对这样的态势,传统媒体生产内容想要吸引更多关注,必须加强对传播方式的创新和对受众需求的洞察,在主题视角、情节构建、情感铺成等方面做到接地气、有人情味,从小处着眼进行宏大叙事。

参评作品《老胡的梦想》以农村老人的“梦想”为主题,讲述了78岁的胡定国山川寄情、追梦入党的故事。该片通过记录老胡的“筑梦”历程,展现了平凡人的梦想随着时代和认知层层递进,当老胡表达出渴望能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梦想时,全片的气氛达到高潮,让受众从“小”人物的故事中感受到“大”时代的精神,既有温度,又有高度,让人感动,给人力量。

再如参评作品《痴狂“鸟叔”的喜与忧》,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十年如一日为鸟类执着坚守的感人故事,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要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样一个时代发展的大主题。该片情节鲜活生动,

人物塑造立体饱满,真实、细腻地还原了鸟叔这一人物在爱鸟路上的欢喜、忧虑和艰辛,让受众在极强的现场感中领会作品主题。

以上两部作品都是从小切口入手,较好地做到了关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接地气的人物和内容吸引关注、引发共鸣,并通过丰富事件细节、调整叙事节奏等方式增加信息量,从而增强了作品主题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三、逆向思维,视角创新凸显叙事效果

新闻专题“老套路”的叙事视角和创作,已经难以在竞争激烈的传播环境中占据主动。唯有突破传统,才能扩大受众的感知,从而获得一席之地。

《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在乡村》就是有别于其他参评作品在“视角创新”方面的典型范例。脱贫攻坚题材的新闻专题,大多是以村民、扶贫干部、返乡创业者等“参与者”的视角进行叙事,而该片巧妙地通过法国艺术家这位“旁观者”的视角来展现贫困山区人民的命运变化,通过“寻漆”这一故事主线将大山里的脱贫故事娓娓道来,让受众感受不同文明在苍翠的山林中交相辉映、和谐共生的同时,将脱贫攻坚这一宏达的主题展现在“润物细无声中”。该片用“另类”视角表达主题,传播形式新颖、可信度高、易于接受,不但是反映脱贫攻坚题材新闻专题中的佳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对外宣传片。

《一生探秘三星堆》同样是在“视角创新”上匠心独具。以往关于三星堆的宣传报道,大多是着眼于文物价值、考古事迹等内容,而《一生探秘三星堆》突出的不仅仅是三星堆的神奇和璀璨,更注重文物背后的人文故事和家国情怀。它把视角对准了当年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村民,让他们面对镜头畅叙心声,将尘封的过去镌刻成鲜活影像,让这些鲜被关注的发掘者在三星堆的IP中刻下他们该有的印记。这样接地气的视角,缩短了“文物”这一高大上的题材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具亲切感和真实性,让人耳目一新。

“变则通,通则久。”除了视角创新,新闻专题的创新方式还有许多,诸如借鉴新媒体在技术、时效、视角方面的特点,形成多视角、多角度的横向报道等等。但这些都要求我们对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探索不能只停留在对外化符号的解读上,而要对其传播特征、受众需求、精神内核进行剖析,从而用创意统领深度和广度,用创新铸就精品。

融媒体时代受众需求已经成为媒体工作的重要指标,要做好新闻专题的创作和传播,必须要有用户思维,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创新表达。但我们也要注意,关注用户需求并不是片面追求流量,更不是哗众取宠,我们绝不能被市场裹挟,在探索新闻专题创新表达的同时,依然要坚持弘扬正能量、引导好风气,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创新无止境,也唯有创新才能彰显新时代媒体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