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正文
成都商报社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
http://www.scjx.org  (2023/10/13 13:08:00)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成都商报正式创刊于1994年,现隶属于成都传媒集团,系以新闻、资讯、创意服务社会的现代传媒机构。

旗下拥有红星新闻、成都商报、成都发布、YOU成都、微成都、蓉城政事、谈资、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等优质媒体品牌,在主流舆论塑造、本地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平台用户累计超2亿。

2.社会责任理念

成都商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阵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3.获奖情况

2022年,红星新闻《落实“建筑业清退令”,不能简单对超龄农民工“一退了之”》《4000元月薪招聘本校博士,真是真金白银纾困》《寒门贵子不该被嘲讽,小镇做题家同样值得尊重》《〈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跟“县长”有什么关系》等原创评论,四次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肯定。在四川省、成都市年度新闻奖评选中,累计斩获51个奖项。

2022年,成都商报社获评全国报刊传媒经营工作“金推手”奖优秀单位;成都发布获评“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谈资“民乐也疯狂”入选2022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第三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2022青年新媒体国际传播优秀作品奖等。

二、政治责任

1.坚持不懈,凝心铸魂

坚持把报道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形成报道合力,在报纸及客户端常态化开设“好好学习”“学习时间”“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专题专栏,讲好市委坚定贯彻新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系列部署,全年累计发稿超4000条。

2.浓墨重彩,献礼盛会

围绕党的二十大,策划实施系列核心产品。一是作为全国四家地方新闻单位之一,再次参与由中宣部主导的“江河奔腾看中国”专题报道,全平台阅读(播放)量超1亿,8次获得中宣部新闻局相关领导肯定。二是着眼全国,推出“十年深改:那些被改变的人和事”“美丽中国·和谐共生——‘我们的国家公园’特别报道”策划,前者以“人和事”为切口,深度解剖这十年深化改革的不同切面,立体展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磅礴画卷;后者通过一场论坛、一副长图、N组报道,和读者一起深度领略五大国家公园的姿采与风貌,深度解读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和面临的问题,深度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案。三是立足本地,策划推出“我家门前——殷殷嘱托,民心答卷”主题报道,以10个成都人家门前的变化出发,讲述城市发展在生活中的点滴投射,全网阅读量超过1200万,并入选中宣部《二十大宣传舆情要览》。四是抓住节点,在10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隆重推出《砥砺奋发 非凡十年——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0版报纸特刊,以盛大的出版规模和精美的报纸语言为盛会献礼。

3.设置议程,服务大局

2022年初,以《2022,我们的当打之年》开启时政领域的主题策划,聚焦社会中坚力量,故事化、情怀化表达中心工作,为全年工作提气鼓劲。全国“两会”,联合腾讯新闻、新浪微博、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头部平台(机构)策划推出“城势而上”品牌论坛第二季《公园城市奋进之路》,邀请17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共论公园城市示范区,论坛直播播放量500+。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策划推出“我看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高端访谈,专访中央党校张占斌、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尹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等7位专家学者,探索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密码”,受到权威专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4.强于引导,善于斗争

2022年,红星新闻通过专家访谈、短视频等形式,对美媒在俄乌冲突议题上抹黑污蔑中国、美西方在发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争史的谎言等黑历史开展舆论斗争,推出《红星深度|为什么说北约在乌克兰危机中,犯了重大战略失误?》《红星观察|起底乌克兰“亚速营”:新纳粹组织、普京的“眼中钉”、全球极端民族主义“温床”》《红星世界观 | 阿富汗战争二十年,历史悲剧的根源何在?》等原创稿件超100条,总阅读量破3000万。

三、阵地建设责任

2022年,成都商报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商报系新媒体矩阵用户超1.5亿。

1.主力军上主战场,建强红星新闻

2022年,红星新闻始以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核心竞争力,积极跟进重大新闻事件,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与国家部委的交流合作再上台阶,在各类新闻发布会上提问120余次,收获了国家卫健委、商务部、教育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的感谢信。红星视频行业影响进一步扩大,抖音单平台粉丝超3000万,年度视频流量超450亿。

20228月,设立红星视频(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政务、文化类账号MCN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内容为王,立足技术创新,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建圈、赋能、强链,聚合短视频大V资源,推动主流舆论阵地向视频平台拓展。

2.新闻+政务,建强成都发布

成都发布作为全国综合实力领先的城市级政务新媒体,微信在国内城市“发布类”政务新媒体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发布,微博在“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微博”中持续位居第一,是全国唯一千万级城市政务新媒体账号。2022年,成都发布打造了“政解”“民生回音壁”“成都一周”等品牌栏目,在政务传播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

3.巩固先发优势,建强谈资(YOU成都)

深化谈资(YOU成都)在文化、文娱、文博、文旅领域的内容优势,以资讯类视频、商业类视频和特色类视频为发力点,坚持精品化战略,输出《蜀山乒乓传》《乒动蓉城》《推开阆中的门》等新闻价值、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兼具的力作。培育“民乐也疯狂”,多次与重点央媒联名推出作品,再次获得中宣部“Z时代”专项资助。完善YOU成都产品生态,开发“YOU在场”小程序,实现成都生活美学活动的在线预约、抢座、售票和核销功能,是目前成都市面最全的文化活动小程序。

4.夯实传统业务,办好成都商报

继续做好报纸出版,以传统版面服务传统读者。20221120日,成都商报正式出刊10000期,以《我和你,10000期》为主题推出特刊,回顾商报成长史,梳理出城市生长的每一条脉络、挖掘出商报人照亮城市的每一处风景,呈现了一条纸媒走向融媒的辉煌之路。

四、服务责任

1.准确发布民生信息

2022年多轮本地疫情考验中担当担责,以及时权威准确的引导和服务发挥主力军作用,《158.79万件涉疫来信来电背后的“成都答卷”》等多篇报道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一是组建专班,就市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联动市卫健委,推出答疑报道50余篇,在微信平台实现条条10+;二是推出“众志成城 全力战疫”系列评论,通过一系列简短有力、融情于理的评论产品激发共情,涌现了《坚持,坚持,请再坚持》《没有谁喜欢灾难,但有时只能迎头刚上》等爆款佳作;三是抓住节点、创新策划,中秋节推出“不一样的中秋节”“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联动直播,展现成都的乐观与坚韧;四是适应防疫新形势,推出“市民健康答疑公众服务平台”,联动相关部门为市民解疑答惑、排忧解难。

2.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联动市委办公厅、市网络理政办成功建立“成都发布”网民留言办理机制和日常沟通机制,形成网友留言筛选、转办、反馈的工作闭环,由12345市长热线进行分发和统一办理。目前已转办网友急难愁盼问题4000余件,办理满意率超过90%

依托媒体资源和政务资源,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接入高频服务功能,成为智慧蓉城链接市民的入口,引入高考成绩查询、预约户政办事、查重名、碳惠天府等三十余项目便民服务功能接口,实现民生信息、功能服务在成都发布私信留言中实时共享。目前,每月已有约40万人次通过这些接口获取服务。

3.持续推进公益活动

2013年开始,本报连续10年参与阿里巴巴发起的“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作为见证时代公益精神发展的重要窗口,2022年红星新闻入选获奖案例最多的全国十大正能量媒体。

20227月,成都持续高温,成都发布携手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都市总工会共同发起“文明城市爱心驿站”夏日接力大型公益活动,号召市民、商家、机构单位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饮水、用餐、应急等服务。该策划获得积极响应,知名商家、街边小店纷纷主动报名参与。目前,“文明城市爱心驿站”已开放超过4000个站点,送出万余瓶清凉饮料,充分展现了成都文明有爱的城市形象,也收获了一致赞许。

《成都商报》刊登公益广告共计50.5个整版,内容主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关爱未成年人、道德模范、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推广普通话、森林防火等。

五、人文关怀责任

1.及时回应市民关切

及时反映群众意愿,持续关注民生热点,推出一批反映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主题的稿件。《“的姐”退休年龄之困》,女出租车司机退休年龄这一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报道,最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对“的姐”退休年龄政策进行了调整,从而改变了女出租司机这一群体的命运,体现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策划推出“315回头看”系列报道,从“农夫山泉饮品涉嫌用核辐射原料”“欧莱雅面膜事件”“非法抓取人脸数据”“多家食品品牌代可可脂‘翻车’”到“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对糊弄型企业起到了监督、督促的作用。

2.全面准确报道灾难事故

针对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重庆北碚山火等突发和自然灾害事件中,设置“最新消息”“现场救援”“交通信息”“避险提示”等栏目,及时报道事件进展,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驳斥谣言,有效引导舆论。

六、文化责任

发挥新闻媒体作为文化单位的作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普及科学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持。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落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专题宣传,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展现各行各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推出《成都三环路“救火英雄”:因为得过帮助,所以义无反顾》《红星新闻专访泄洪英雄甘宇 甘宇称救人是本心,不会商业化》《两年来,为啥她每次坐地铁都有人护送?背后原因太暖了……》等暖心报道,有力弘扬了敬重英雄、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聚焦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寺,策划推出“守护‘乡野国宝’: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特别报道”,通过采访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柴晓明、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北大教授孙华等专家学者,探索未来石窟寺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探讨社会力量参与石窟寺保护的有效路径。

推出大量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作品产品,策划推出《跨越三千年的对接》《今天的成都人都长这样》《一篇美得上了天的中国古文字》《台北故宫,一定要好好看好》《穿越百年的时空,看江河山川旧貌新颜》《这里除了梵高,还有忧郁、梦境和莫兰迪的道》等报道,综合运用了动画、H5、长图、SVG等多种新媒体技术,将新闻的传统图文稿件演变成极具交互体验的新闻产品,充分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3.推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开设“生命新知”“红星观察”“红星文博”“红星艺评”“红星书评”等特色版面,普及科学知识,带领广大读者掌握各类科普知识、了解最新前沿科技、感受文化的魅力、领略书籍的美妙意境,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供舆论支持。 

七、安全责任

1.加强制度建设

持续完善并严格落实《成都商报社党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成都商报出版流程管理办法》等采编制度,确保报道安全。完善应急报道机制,制订《成都商报社重大政治及敏感问题处理应急预案》等,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防范化解风险。

2.规范发稿流程

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制定《红星新闻稿件审核管理办法》《成都商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联审会商办法》等多项审查把关制度,严格执行“先审后发”“三审三校”,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则调整为“四审四校”。

3.加强跟踪督办

不定期开展内容安全检查,抽查各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三审执行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并立即整改,确保所有稿件呈现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八、道德责任

1.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报社严格遵守中央新闻宣传政策及新闻出版法规,制定《成都商报社采编手册》《成都商报杜绝虚假新闻行为规范》等,要求采编人员规范从业,并与新入职员工签订《成都商报社职业道德承诺书》,未出现编采人员违法违规问题。

2.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来信来访处理机制,设公开电话028-86612222接受群众投诉。安排专门部门核查线上线下各个渠道反馈的投诉信息,做好办理、反馈与沟通工作。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报社与员工建立聘用(劳动)关系,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落实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支持采编人员开展正常采编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及群团组织作用,关心关爱员工,保护合理合法诉求,凝心聚力。

2.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组织员工办理新闻记者证换发手续,及时回收、注销不符合申办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扎实做好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引导员工规范持证。

3.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2022年本报开展培训期数20期,涉及1200余人次,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著作权风险、招投标热点解析》《地图使用规范》《脚本撰写及视频制作》《H5制作实操培训》等,全面提升报社员工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及采编技能。

十、合法经营责任

依法、规范开展广告经营活动,建立完善广告管理制度,落实广告审查责任,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全面落实采编经营“两分开”要求。采编岗位人员不得承担经营创收任务,经营岗位人员不参与、干涉采编业务,禁止人员混岗混编,互不隶属、各司其职。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22年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不足,成都商报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聚焦红星新闻、成都发布等优质核心品牌打造精锐传播力量,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持续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2.不足

用户规模仍需拓展,精品生产能力仍需持续提升,思想性强、见解独到、兼具新闻分量和传播价值的优质稿件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对信息革命成果的运用还有待深化,报社“数字化、视频化、智慧化”转型还不够深入。

3.改进措施

持续推进媒体影响力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视优秀的编采队伍为核心资产,在内容原创上加大投入,做优质内容供应商。强化技术赋能,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实现策采编发、绩效考核、内部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