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三篇文章 推进媒体融合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主动向全媒体转型,创新产品内容制作、创新产品资源融合、创新产品传播渠道,成为传统媒体在新舆情环境、新传播格局下生存发展的必须选择,也是新时期党刊巩固壮大舆论阵地、提高主流舆论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新湘评论》坚持全党办刊、开门办刊的理念,把编辑部办到社会中去,办到党员群众中去,不断追求高端融合,精心扩大资源融合,努力寻求技术融合,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从而摸索出了一条媒体融合之路,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报刊、国家邮政发行报刊百强和中国最美期刊。
做活“借”字文章
追求思想的高端融合
推进媒体融合,思想引领应为首要。长期以来,《新湘评论》坚持办名刊、请名家,实现高端对接,强强联手,向大家、名家借智借脑借才、借名借文借势,做活“借”字文章,着力提升刊物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
聘请专家当顾问,为刊物把舵。《新湘评论》站在高个子肩膀上办刊。从更名改版伊始,就确定了较高的办刊目标,树立了开门办刊的理念,实行顾问制度,聘请有思想高度、理论根底深厚、专业素养精湛、政治素质过硬的领导、专家当顾问。为加强内容把关,在相关部门和单位聘请了政治内容顾问、经济内容顾问、党史内容顾问、文化内容顾问,还聘请专家担任文字、美术、印刷和校对顾问。《新湘评论》聘请这些顾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图虚名,真顾真问。在主流宣传上,做到了省委战略部署到哪里,就解读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武装到哪里;人民群众期盼到哪里,就把精神食粮积聚到哪里,传递到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就跟进到哪里。在文风表达上,对各级领导的理论文章,坚持严格的选稿用稿标准,坚决不发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多的八股式、“要”字牌文章。坚持去“公文”化,努力淡化文件语言和报告语言。对一些长文或钩弦提要,或择其精华,或选配插图,或编改标题,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多姿多彩起来。在编排版式上,非常重视形象设计和刊物包装。在校对和印刷质量上,请校对顾问对文字进行终审把关,请印刷顾问对印刷质量进行点评把关和检查督促。
邀请高手当参谋,为刊物号脉。作为省委机关刊,首先应当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为此,《新湘评论》视野朝上,接通“天线”。加强与中央单位、省直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联系,每年召开高层次办刊座谈会,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领导给刊物谈思路提建议。通过邀请中央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为地方党刊“把脉会诊”,面对面地指导办刊,从而使湖南的这份党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具有全国眼光和视野。同时,《新湘评论》长期坚持邀请领导和专家参加每月一次的编委会,对当月出版的刊物进行点评,对办刊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对发展提出意见。
约请名家写文章,为刊物树旗。长期以来,《新湘评论》坚持高端引领,名家示范,用名家大家的作文风格作为刊物行文的标准。先后在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约请联系了一批思想理论水平高、学识渊博、文字功底强的领导、专家为特约撰稿人,请他们撰写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头稿件。这些高端作者的文章搭起了党刊的主骨架,为读者提供了思想之美、文字之美和文风之美。坚持用名家大家示范引领清新文风,改进表达方式,使刊物呈现出一种追求平实表达和人性化审美情趣的表达风格。在此基础上,从2012年起,《新湘评论》又在中央和省直有关部门联系培育了一批崭露头角的年轻文化新秀,或为杂志写稿,或参与主题宣传和文章策划。
做活“联”字文章
扩大资源的广泛融合
推进媒体融合,内容建设应为根本。作为内容和思想的提供者,《新湘评论》唯有强化内容为王这一核心办刊理念,提升内容质量这一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好党刊的职责,坚守住主流舆论阵地。《新湘评论》坚持开门办刊,做活“联”字文章,从上到下加强资源整合,千方百计提高内容质量建设。
建立与央媒合作平台,从质量上提升内容。《新湘评论》加强与央媒合作,先后与《人民日报》湖南分社、新华社湖南分社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文化报》的驻湖南记者站等签署了资源共享合作互利协议,举办在湘央媒合作座谈会。与《解放军报》加强广泛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书,制定了双方长期合作计划;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与《解放军报》共同策划了一期“主题阅读”——红军不怕远征难·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与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建立经常性联系,进行办刊经验交流和资源交换,由两家杂志共同发起,从2014年6月起联合全国党刊开展了“党员小故事”征文活动。
经常与省直单位联系,从题材上丰富内容。一是抓住当下社会的热点组织稿件,从而提高文章的时效性,使刊物更贴近时代脉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治理“四风”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此,《新湘评论》与省纪委联合推出了“遏制舌尖上的腐败”“一律叫停楼堂馆所”等主题、话题。二是抓住民众关注的焦点组织稿件,进一步增加刊物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针对民众关注的安全生产,《新湘评论》与省安全生产监督局共同策划了“不要带血的GDP”重大主题。针对大家关注的网络问政,《新湘评论》与省委网宣办联合推出了“聚焦网络问政”话题。三是抓住单位工作亮点组织稿件。《新湘评论》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让刊物在党委和政府、部门单位与读者之间搭起一座座桥梁。
不断与基层读者互动,从细节上深耕内容。为把机关刊办成大众刊、群众刊、人气刊,《新湘评论》经常把基层群众请到编辑部来,为刊物献计献策;主动把编委会开到县市基层、开到企业、开到社区和纪念馆。2013年,有30多名领导专家读者应邀来到编辑部建言献策;数百名热心读者找到杂志社,面对面与编辑交流读刊体会;数千名读者和作者通过信件、电话、QQ、邮件等方式,或撰文、或问候、或反映情况,把党刊当作良师益友。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对基层反映的办刊方面的意见,进行归纳分析整理细化为100条,逐条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办刊中具体落实,见效于刊。
做活“新”字文章
寻求技术的创新融合
推进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应为支撑。《新湘评论》抓住时机,寻求技术融合,谋划转型提质。
党刊党网强强合作,扩大刊物影响。《新湘评论》与红网签订加强合作备忘录,双方商议资源共享、平台互用,加强党刊与党网互动、线上与线下互动。通过依托党网的优势特点,把党网的高端传播力量、手段与党刊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读者黏度。目前,红网的“论道湖南”转载《新湘评论》每期发表的省委领导署名文章,实现了党刊党网双赢,扩大了刊物和网站的影响力。
改造升级刊社网络,拓展传播渠道。《新湘评论》从改造升级原有的“新湘在线”起步,建设“新湘评论网站”,积极拓展传播方式和渠道,并将媒体回归到它真正的属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确保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高起点、行动快,《新湘评论》一方面成立了研发工作机构,由北京的网站顾问牵头,组建网站功能和软件开发设计小组;另一方面根据北京网站开发设计小组提供的蓝本,多次组织专家对网站功能需求和网页设计方案进行研讨,不断完善网站的功能和页面设计,新湘评论网站正式上线运行后,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点击率已达260万多次。
进军移动新媒体,谋划数字出版。《新湘评论》着手布局数字出版路径,目前已创建“新湘评论”官方微信和“指点”微信公众号。“新湘评论”以转发《新湘评论》内容为主,配合时间节点、重要节日和时政新闻点,在往期杂志中选择相呼应的文章推送。“指点”定位理论宣传微信平台,做“权威解读大政方针的移动端”“即时回应社会热点的掌中宝”“大力弘扬核心价值的能量窗”“善讲湖南故事的百家馆”。这两个微信号吸引了众多读者,进一步扩大了刊物的读者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譬如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指点”微信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进行党史微故事征集,该活动反响热烈,截至10月18日共收到投稿160余篇,择优刊发51篇。“党史微故事大家讲”采用丰富的手段讲述党史故事,每篇文章都增加了音(视)频,这些音(视)频有的是主持人纪念馆现场讲解,有的是影视作品剪辑还原历史片段,有的是采访目前尚健在的老红军战士,有的是实地探访故居、遗迹。“指点”微信公众号又在11月11日至11月20日进行了“党史微故事大家讲”投票活动,该活动页面点击量达139.8万,投票次数达17.8万。(作者夏昕 系《新湘评论》杂志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