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悠悠沱江汇长江,不尽长江滚滚来!今天,“新闻巨子”范长江魂归故乡——
http://www.scjx.org  (2019/10/18 14:11:00)
 

他,出身于封建家庭,但用一生探寻真理

他,怀揣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之志

他,曾只身踏上艰险的大西北

……

书写新闻经典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发起创办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国际新闻社、

《人民日报》(北平版)

主持开办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北京新闻学校

他就是——新闻巨子范长江

19091016日,范长江先生出生在内江;2019年,在范长江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来自全国各条新闻战线上的40余名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及长江先生的亲属齐聚内江,学习继承他热爱人民、献身祖国、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1017日上午,在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前广场上,范长江铜像揭幕仪式在这里举行。当红布从铜像上缓缓揭开之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会人员纷纷向铜像鞠躬致敬。

 

 

 

▲范长江长子范苏苏致辞

“父亲的铜像能够落在家乡,非常有意义。”看到铜像后,范长江长子、范长江新闻学院顾问、范长江纪念馆顾问范苏苏说,铜像做到了神形兼备,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展现出了“青年范长江”的坚毅、智慧、深邃、儒雅。

▲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代表曾佳致辞

伫立铜像前,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参加范长江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的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曾佳这样说道,我们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精神也是我们职业精神的一种追求和守望,从获奖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和长江精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未来我们也将以此为指引,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信心满怀,因为前方就有范长江先生领路的身影。

长江精神不仅指引着曾佳,也指引着更多的新闻人。据悉,范长江铜像是由部分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捐资,由著名军旅雕塑家郎钺创作完成。铜像的创作不仅倾注了创作者的激情和才华,更呈现出了获奖者对范长江先生的钦佩和敬仰。

敬仰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四川省记协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陈欣致辞

“范长江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新闻思想和精神财富。”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陈欣表示,在新的时代,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将扎实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团结引领全省新闻工作者,大力传承弘扬范长江精神,切实担负起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做政治坚定、导向正确、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志远致辞

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志远说,范长江铜像在内江师范学院落成,无疑为我校增添了一道具有人文价值和精神引领的标志性景观。这对于学校师生经常瞻仰范长江先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推进范长江学术研究和范长江式新闻人才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当记者如范长江

“范长江把事实与真相献给人民的职业精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献身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1017日,在范长江铜像揭幕仪式上,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冯海青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冯海青讲话

其实一直以来,内江也是这样做的。

▲中共内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潘梅致辞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潘梅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内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承弘扬“范长江精神”,改造提升范长江故居,成立范长江新闻学院、范长江研究所,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内江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内江要以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活动为契机,继续弘扬爱国为民、矢志不渝的长江精神,用心认真尽责,敢挺苦干实拼,传播好内江声音、讲述好内江故事。

▲报告会现场

揭幕仪式后,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著名军事记者贾永作结合“长江精神”从没有正确的政治认识,等于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南针;社会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时代进步得太快,不加紧学习无论如何赶不上等几个方面作了题为“弘扬长江精神 着力增强‘四力’”的主题报告。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著名军事记者贾永

作主题报告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四力”贯穿着范长江先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弘扬范长江精神,着力增强“四力”,是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在新闻战线上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牢记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长江精神的激励下,扣紧时代的脉搏,坚定理想,不断向前。

▲报告会现场

▲认真聆听

主题报告会结束后,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著名军事记者贾永接受了本报专访

在范长江先生的家乡内江,举办纪念范长江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弘扬长江先生的精神,着力提升四力,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第20个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来到中国新闻界巨子范长江的家乡来举行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在我看来弘扬长江先生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范长江先生之所以从一个热血青年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成为一个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换言之,正如长江先生所说,如果没有这样坚定的政治方向,就像一条大船没有了指南针。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我们弘扬长江先生的精神,学习长江先生的精神,对于我们增强新闻界的四力,也就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我们新闻的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学习长江先生精神是当务之急也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希望长江先生家乡的学校内江师范学院,尤其是长江新闻学院,能够做长江精神的传者。

 

▲敬献花篮、鞠躬致敬

当天下午240分,嘉宾一行来到范长江纪念馆,向范长江雕像敬献花篮并鞠躬致敬。随后参观了范长江故居、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长江大课堂。

▲参观范长江纪念馆

在看过展厅里陈列的范长江先生的手稿、使用过的物品、各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各类题词等物品后,大家体会到了范长江作为中国新闻界伟人的风范以及坚持真理的做人操守。

▲参观范长江纪念馆 

随后,在内江师范学院,嘉宾们参加了“弘扬范长江精神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主题交流会。

▲“弘扬范长江精神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主题交流会

现场,5 位“范长江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座谈,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自己在新闻工作中的体会。

其中,“田坎记者”罗成友以《践行长江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题,讲述了自己长期坚持深入农村田坎采访的故事。充满激情与责任的栾俊学以《弘扬长江精神  肩负新闻责任》为题,分享了自己打黑除恶、亲临险境、贴近民生的采访经历。而在理想主义者郑鸣以《追求真理是理想主义者的使命》为题的交流中,大家得知了他从业37年来,如何将全部热情与激情投入到重大主题和长距离采访的探索与实践中的过程。以忠于党和人民为使命的刘枫,则以《学习长江精神不忘初心  做一名“四力”型记者》为题,讲述了一位优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追求。最后,以独身远行采访著称的范春歌以《珍惜手中一支笔  无愧于时代和人民》为题,讲述了自己在万里长江行中的点点滴滴。

交流会上,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听完5位获奖者的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发言摘登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罗成友

我认为范长江是记者心中的丰碑,长江精神是我们记者最宝贵的财富。每个人心中对长江精神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捍卫真理才是我们最应该传承的。
因为我从农村出来,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坚持跑农村,特别是“三农问题”。记者的笔虽轻,但到了共产党员的手中,就应变得沉重起来。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不是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2013年,我60岁。退休后,我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依然坚持跑田坎,直到现在,每月仍发稿10余篇。我相信,只要坚持,你的笔就不会放下。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高级记者

特别记者调查部主任

经济特刊中心总监

栾俊学

作为一个从业30年的记者,我始终坚持用舆论武器与“假恶丑”“黄赌毒黑”作斗争。我们之所以要传承范长江精神,是因为在他的奋斗历程中充满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热爱。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新闻责任担当。

真实客观,贴近老百姓是长江精神的精髓。为了新闻的真实,你必须深入到当事人中,必须采访到当事各方,这就有可能找来各种压力,甚至是诱惑或恐吓。但作为记者,不能畏惧,一定要守住新闻灵魂,永远真实客观。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留住激情,在新闻传播中,去产生社会效应,由此而影响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哈尔滨电视台高级记者

纪录片部主任

   

追求真理与勇敢实践,是我们最应该继承的长江前辈的高贵品质。最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就是迈开双腿远行,在行走中观察、思考、阅读、发现、选择、传播。在路上,你才是记者;你才懂得谦逊谨慎,你才会获得真知灼见,你才会知道祖国必须强大与繁荣。

用真实的、不矫揉造作的作品,用有温度的、不八股腔调的作品,用新鲜的、不拾人牙慧的作品,用发现大趋势的、不浅尝辄止的作品,用可以改变受众认知的、不敷衍塞责的作品……献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和投身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奋斗者。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尊重了自己,尊重了职业,才会赢得受众的尊重。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中国新闻奖评委

新疆日报高级记者

   

长江先生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靠一双“铁脚板”行走近万里,挖掘出经久不衰、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因此,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拥抱生活,走进新闻现场,走进基层一线,走进最边远、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走进“来而记之者少”的地方,才能挖掘出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作品。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走进新闻、发现新闻、思考新闻、写作新闻的过程,实质是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因此,践行“四力”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笔头,要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检验新闻报道的根本标准,多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耐看”“刷屏”的好作品。

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范春歌

读范长江先生的名著《中国的西北角》时,我还是一个少年,那是一本泛黄的书,但它头一次让我了解到中国还有如此真切、如此深入地考察社会的行旅记者,天下还有这样让人震撼的、如此生动如此深刻的新闻作品。

2015年到2016年,我用两年时间对万里长江进行了一次全程考察,从长江入海口出发,溯江而上直至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学习范长江新闻前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作风,我沿江独立走访了上百座城市、县、镇、乡村,跋山涉水随机采访了近千名普通民众,用文字和影像记录长江两岸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历史。这也让我真切领悟到范长江精神,即实事求是地记录时代、报道中国,这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的长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