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赵晓梦
掌声,热烈掌声,长时间热烈掌声!这过去只是在新闻联播里看到的一幕,此时此刻就在我眼前,而我也是全场 3000 个鼓掌者之一。那是北京时间 2021 年 12 月 14 日上午10 时 30分,当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人民大会堂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主席台,全体人员整齐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随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党的文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朴实亲切的话语中传递着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句句击中我的心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为时代书写的使命与担当,也明确了“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的写作方向。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五年一届的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国文学艺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盛会。我参加的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团体会员单位以及各行业的作家代表 991 名出席大会,四川则有 33 名作家代表参会,我有幸作为四川团代表、也是全国 129 名诗人代表之一参会。而我们四川团不仅有阿来这样全国知名的作家,也是各代表团中诗人最多的一个代表团。与我们同住好苑建国酒店的安徽一位诗人代表就曾羡慕地说:“你们四川团诗人代表真多!”我说,那是,中国是诗歌的国度,除了自古诗人例到蜀,还有四川一直是新时期中国诗歌重镇,总书记讲话中引用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句就是四川诗人李白的诗句。
根据会议安排,这次会议于 12 月 12 日至 17 日在北京召开。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除了48小时核酸检测,我们更是在 12 月初接到通知后就不准离开四川,因为进京要看通行大数据和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省作协工作人员更是要我们报健康监测。临到开会前几天,黑龙江、浙江又发生疫情,每个人必须报是否去过这两个地方。后来到了北京,见到黑龙江团的李琦老师,才知道他们团原本 27 人,因为突发疫情,只有常住北京等地的 6 位代表参会。加之因事、因病请假,最后到北京参会的代表只有 911 名。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参会机会。
到了北京之后,我们才知道什么叫“闭环管理”。为了开好这次文艺“两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作了充分、细致、周到的准备。单从我们住的宾馆就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作代会主会场北京国际饭店,代表驻地首都宾馆、湖南大厦、好苑建国酒店,都在天安门附近,属于防疫核心区域。从下飞机被工作人员直接从停机坪接上大巴开始,我们的出行就没离开过车。为了防控疫情,所有代表和工作人员都不得出宾馆大门,也不得 见客,开会从这个宾馆到另外一宾馆,也是坐大巴车, 哪怕要去的地方就在街对面,也只能由统一的大巴车接送,48 小时核酸 从进入宾馆那一刻就开始。会务组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的防疫包。当然,考虑到北京冬天气候干燥,每个代表房间还准备了一箱水果和一箱矿泉水,自助餐更是让来自不同地区、民族的代表都能吃到自己满意的食物。
在紧凑的会议议程中,重中之重就是 14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为了 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参会,团里的少数民族代表穿上了民族服饰,而我们汉族代表则清一色拿出自己压箱底的西装、领带,即使是平时不修边幅的网络作家也穿上了正装。大家更是早早乘坐大巴车提前近两个小时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排队、安检进大会堂。由于作代会的各个代表团驻地离得比较近,所以大家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天安门广场、大会堂外面照相留影,然后再把手机放车上。进去后,大家都想在会场留个影,但手机都放车上或被存放在了门口的保险柜里,所以见到 有照相机的记者就纷纷去求人家照张相,但照了之后又怎么能拿到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就在焦虑之际,一个拿着手机的中国作协工作人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来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考虑到大家的需要,提前申请报备了几台工作手机给大家照相,会后找各代表团驻地的工作人员接收。所以我才有了这一张珍贵的留影。
激动人心的时刻很快到来, 当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大家集体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是对党和国家关心、支持文艺事业发展的掌声。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爆发出的掌声,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 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 5 点希望,为总书记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重要讲话深深打动,情不自禁发出的掌声。总书记的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新发展,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必将鼓舞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开幕式结束当天下午,各代表团就分组开会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四川和新疆团分在一个组,中国作协党组派出施战军到会参加学习讨论。50 多个人,发言的机会有限,大家都争相抢话筒,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一致认为要高擎精神火把,开拓奋进,谱写新时代人民史诗,一致表示要体认责任使命,躬身实践,创造新时代文学荣光。我虽然没能在会上抢到话筒,但在接受中国作家网和诗刊社采访时,也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人民”一词不断出现在字里行间,“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文艺之母”……这些滚烫又闪光的“人民”热词,既充分彰显出人民群 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沉甸甸的分量,也传递出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坚守人民立场,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热 切期盼与厚重嘱托。作为一名来 自基层的诗歌写作者,我深切体 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活 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深刻内涵。没有感知人民喜怒哀乐 的生活经历,没有领悟人民跳动 的时代脉搏与心声,哪怕语言再华丽、情节再跌宕,也不会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无不是诗人 从人民的生活与经验中的剟取。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伟大的作品。对现实事物的细微感知,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个又一个诗歌高峰。在今天,我们面对比李白、苏东坡、聂鲁达更加宽广、磅礴、火热的现实生活,理应创造出了一个更有内涵、 更有潜力的文艺新境界。现实永远存在诗意,如何去面对、去感知、去把握和书写,我认为是今天每一个诗人应该肩负的使命。也只有把个人生命与时代永恒相连,把现实转化为一个更伟大和更持久的现实,从生活出发,以人民为主角,“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短短几天的会议,尽管议题众多,有时晚上都还有一两个会,但会务组还是挤出时间,请来中央宣讲团成员、新华社总编辑傅华作了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宣讲报告,让我们又多了一个难得的收获。在会议的间隙,我也见到了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家大咖,尤其是许多获得茅奖、鲁奖的作家,当然,我也不会放过给《天府周末》原上草约稿的机会。
会议的最后就是换届选举了,四川团很快又成为了焦点,因为我们这个团一共出了 6 位全委会委员、1 位副主席,如果算上解放军代表团的四川作家裘山山,我们四川就有 7 位作家当选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这在整个西部地区的代表团中排第一。这个新闻,当然得第一时间抢了,我在前方迅速把消息回传 给后方记者立即发出。到了全委会选主席、副主席、主席团成员,我虽然进不去,但咱们有7位全委会委员在现场啊,于是当唱票人念到阿来当选副主席时,一位“内线”立即通知肖姗姗:“当选了,发!”所以,当会议还没结束,川观新闻阿来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消息就出来了,很快刷屏朋友圈。
如今回想起这次参会经历,我仍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不由想起12月1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在给参会代表“壮行”会上所提的三点要求:担使命、多交流、展形象,那些难忘的参会瞬间又在脑海中浮现。
( 作者系: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部主任,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