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践行“四力” > 正文
为“跨越梦想的大桥”奔赴1400公里用真诚打动采访对象
http://www.scjx.org  (2023/5/31 15:50:00)

封面新闻北京新闻中心 邵萌

 

喜迎党的二十大,封面新闻启动“大国工程我来建”专题报道,北京新闻中心多方联系,争取到了大兴机场、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高黎贡山隧道彩云号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采访。

 

我主要负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采写。它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跨海大桥建造的“教科书”,使我国的桥梁从江河时代走向了海洋时代。9月初,我联系到了时任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的吕忠达,并于该月中旬与同事冯锐前往浙江宁波,开启了采访之路。

 

“人在囧途”

多方协调得以顺利采访

 

前往宁波采访的过程有些“坎坷”。由于宁波疫情和台风“梅花”的影响,原定采访时间不得不推迟,一切平息后,北京又出现了疫情。根据宁波防疫政策,抵达前需填写“返甬码”,只要所在区有病例,返甬码均显示红色。我多次给宁波防疫部门及酒店所在社区打电话了解相关政策,还联系咨询了数个北京返甬的游客,了解到如果所在街道无病例可以前往,但可能无法进入一些公共场所。

采访时间已经越来越紧,如果再次推迟,时间无法保证。跟吕忠达助理沟通后,我们还是决定9月中旬出发,出发前每天打电话咨询最新政策、做核酸以备不时之需。还好,除了无法坐地铁外,一切顺利。

抵达那天又遇到了难题。按照原本沟通好的策划,我们会于第二天一早前往90公里外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吕忠达介绍,拍摄空镜,返回后再深入采访。但他的助理当晚告诉我,由于临时有安排,只能下午在校外接受采访。此外,我们希望拍摄他介绍老照片、所获奖章等镜头的要求也被婉拒。

如果这样,拍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我与他的助理多次沟通,说明视频如何呈现,并联系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最终协调好上午前往大桥拍摄,由曾参与大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吴全友介绍,下午专访吕忠达。

一上午的详细介绍让我们对大桥建设及目前运行情况了解更加深入,也获取了最新数据和视频资料。吴全友送了我一本完整记录大桥建设的书《跨越》,我后来仔细翻阅了两遍,为稿件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难题与突破

深入采访挖掘出新故事

 

此类报道,既需要有宏观视野,又需要有生动的微观故事,还要挖掘新亮点。然而采访还是有些出乎预料,吕忠达无疑是个“技术流”,他跟我们讲了许多大桥建设技术方面的科普,但每当我试图把采访引向具体的故事与细节,特别是困难和他个人心态变化时,对方却不太愿意说。采访时间仅剩不到一小时,这让我有些为难。

后来,趁着中途休息,我们以闲聊的方式与吕忠达沟通,拉近距离,前期的资料准备以及与指挥部其他成员的沟通派上了用场,我们又跟他聊了之前采访的趣事,以及他之前的工作。他慢慢打开了心扉,和我们讲述了出生在一个山村的他是如何与桥结缘的;当初他们去国外咨询时,现场的资深专家是如何集体摇头的;刚来到杭州湾时,指挥部是如何在滩涂上建立的指挥部里讨论到深夜的;大桥建成通车时,现场又是怎样盛大的场面……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仿佛在我们眼前拉开了大荧幕。听着这些讲述,想到那条长虹卧波般的大桥与海面外鳞次栉比的高楼,想到大桥展示馆里那句“这是一座跨越梦想的大桥”,我突然有了更深的感触,也在脑海中初步构思出了文字该如何呈现。

稿件及视频发布后,吕忠达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第一时间转发,给予了高度评价。吕忠达和他的助理甚至将文章打印了下来,在他发来的照片里,每段文字都做了划线和标注,让我很受触动。

采访中,我有几点感触:一是此类报道要提前准备详实的资料,采访时不能仅按照提纲照本宣科;二是尽量面对面交流,可以聊一些其他事情拉近距离,引导采访对象打开心扉;三是写作采访对象将文字打印出来并划线标注中找到生动、独家的角度,要真诚。

采访还是有些遗憾的,希望今后能探索出此类题材更好的新闻点,更多元的呈现形式,也希望突破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在采访技巧等方面积累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