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评奖 > 正文
一件好作品,“不仅是讲什么,关键是怎么讲”——2022年度四川新闻奖广电四项参评作品评析
http://www.scjx.org  (2023/10/11 15:09:00)

四川新闻奖评委 宋锦燕

2022年度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专栏四个类别的四川新闻奖评奖,最值得总结的是:所有参评单位都在选题上做足了功夫,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捕捉到了重大题材,而且“大主题、小切口”的内容生产理念也似乎覆盖到了所有参评作品,但遗憾的是让人耳目一新并体现出思想深度的好作品不多。尤其是作品的创新性不突出,从题材到形式同质化严重,从而显得千篇一律。令人不得不说:一件好作品,“不是讲什么,关键是怎么讲”。

在诸多的遗憾中,最突出的两点感受:首先,评新闻奖,新闻性还是第一位的,好多作品成了“题材图解”,仅以题材论英雄,如何落脚到事、到人、到细节,显然“功夫未到”。其次,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专栏是传统的“广电四项”,对此广电人应该更有经验,更应该有优于其他媒介的画面审美、声音审美,做到“新闻的史实逻辑与画面逻辑(声音逻辑)完美统一”,略显遗憾的是很多作品在画面处理、同期声质量、作品节奏感上显得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作品呈现“不精致”。

选题方向都知道,但找到一个好切口还是很重要

参评作品几乎覆盖了2022所有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重要人物。电视访谈《田间地头话粮仓》、广播访谈《大凉山的奇迹之路》都属于这类“题材优势”作品,而且作品的新闻性特点也很充分。《田间地头话粮仓》是以2022年6月8日习总书记视察眉山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新闻事件背景,该访谈以“农业、农村、农民”作为访谈内容的关键词,邀请到了2022年6月8日习总书记视察永丰村时在场的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永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李雪平,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教授,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永丰村卫生站村医周良伦等作为访谈对象,对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步变化层层递进做了探讨。《大凉山的奇迹之路》非常难得的是,访谈对象邀请到了参与建设成昆线、获益于成昆线、服务成昆线的老中青三代奋斗者访谈对话,这样的受访对象组成给整个访谈带来了时空的纵深感,为整个作品的故事化叙事奠定了极好的基础,也赋予了作品以更深的思考,显示出了作者较好的新闻敏锐和专业素质。这两个作品在形式上都使用了片花、新闻短视频插入等内容,既丰富了访谈的形式,也对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另外人物访谈《著名经济学家海闻:提振经济信心和预期,需要更大更深的改革开放》也是一篇很有特点的作品,让专业人来说专业事,应该说这篇稿件对当前经济问题的解读是很有专业深度的。

好题材需要好叙事,同时故事化的叙述需要小切口才能深入浅出、才能生动。这次参评的很多作品在切口选择上思考不够、对选题缺乏深入的理解,就事论事,浮于表面,也就又形成了很多作品的另一种“同质化”——概念化、标题化,也是这次广电四项比较集中的问题:选题相似、叙事单一、创新少,新闻作品缺乏深度和生动性。

当然,新闻奖在任何时候新闻性都是重要考量标准之一,这次的新闻编排和新闻专栏,雅安台的广播编排《直播雅州:9.5泸定地震特别报道》,四川台的专栏《新闻圆桌会》都是很有新闻特点的好作品。

讲故事不是“浮于事”,而是“落到人”——寻找那个有趣的人作为采访对象

直播节目最容易出的问题是新闻性不强,仅仅是找了一个好选题,策划了一个直播报道,但是没有找到那个事件切口,没有从合适的节点出发,让整个直播作品就停留在了“直播”。另外在直播中也存在故事化叙事的需要,比如对具体人物的采访,受访者的选择、对细节的描述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生动性,也能丰富作品的新闻性。四川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节目《“向总书记报告:天府粮仓添新粮啦”永丰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水稻开镰直播》,是本次直播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好作品,其新闻性、电视直播的特点都得到了较好的彰显。

充分利用广电特长,用好画面、声音表达

广电四项是最能反应广电特点的四个新闻奖评奖项目。充分利用画面语言、同期声再现现场表情达意应该是广电的“拿手活”,但是这次的一些作品恰恰在这些方面有些差强人意。在构图设计(如直播场景选择、访谈地点选择)、画面的拍摄、同期声剪辑、编排节目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和谐性等方面都有不够精致、画面审美缺失等遗憾,拉低了作品的质量。

当然,没有获奖的作品不一定不是好作品,但获奖的作品、尤其是被选中进一步报送的作品一定有它获奖的理由。